央廣網曲靖7月21日消息(記者 魏文青 實習記者 白欣然)近日,“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新聞發布會在曲靖市麒麟水鄉舉辦。正值暑季,全國多地被高溫炙烤,而平均氣溫僅19.7℃的曲靖,如一方“清涼綠洲”,成為無數旅居客心中的理想避暑地。
曲靖的魅力遠不止于清涼氣候。除了好吃、好玩、好住之外,這里更有“好客”的曲靖人,他們用細致入微的服務、真誠溫暖的態度,為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打造出“家”的感覺,讓“向往的生活”真正落地可感。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實習記者 白欣然 攝)
小村民宿“有溫度”
清晨的曲靖,火把節籌備正熱,旅居客在花香鳥鳴間閑坐話家常,鄉村生活緩慢而愜意。在大龍村馬坊村社區,民宿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當地旅居經濟的重要支點。
“接待每一位客人,我們都當親人。”大龍農莊負責人李志偉驕傲地說道。每年六七月,來自全國各地的避暑游客陸續入住,一直持續到八九月。
大龍農莊(央廣網實習記者 白欣然 攝)
楠溪別院民宿老板娘陳雄花更是將民宿做成了“家外之家”,從針線紐扣到常用藥品樣樣齊全,用細節傳遞溫情。
“原本只想住一晚,結果一住就是半個月。”來自四川的游客陳俐萍表示,曲靖不僅氣候涼爽,連民宿老板都像親戚一樣貼心。她常到農貿市場買菜、在公共廚房做飯,快遞由老板代取,生活既自由又便利。73歲的石鎖蘭夫妻更是避暑常客。他們坦言,在山東老家,即使靜坐也汗流浹背,空調房的冷氣又遠不如曲靖的自然風舒適。山間清幽,老板熱情,遠方的兒女也對他們的旅居生活倍感放心。
專業康養中心“有品質”
相比家庭民宿,曲靖的康養中心走出了專業化的新路徑。曲靖千里行康養中心通過改造閑置資源,改造出936間標準雙床房,可同時接待近1900名老人,目前,入住率已達飽和。
中心不僅配備了書吧、養生泡腳室、銀發KTV等適老化設施,還開設聲樂、舞蹈、茶藝等課程,16節課學費僅需68—98元,既豐富生活又實惠親民,餐廳干凈整潔,超市則供應當地特色食品,滿足旅居生活多樣需求。
老人們在康養基地進行娛樂活動(央廣網實習記者 白欣然 攝)
此外,中心還推出九龍瀑布、彩色沙林等一日游套餐,讓旅居客輕松感受曲靖風情。來自湖北武漢的楊明仲感慨:“這里的整潔程度超出預期,服務也很貼心,真的有回家的感覺。明年還想再來。”
曲靖金鱗鴻康養老服務中心則創新采用“本地療養+外地避暑”模式,平衡客源結構,自2019年運營至今,口碑傳播成為最大宣傳利器。每月2580元的床位費用包含三餐,服務周到,性價比極高。中心主打“個性化”關懷。例如,老人想吃湖南菜,可以聯系廚師定制;老人們還會一起唱歌、做手工,結下深厚情誼。中心負責人陶妮表示,“我們穩定價格,是對多年選擇我們的老人們的感恩回饋。”
從“客人”到“家人”,曲靖旅居產業溫情常在
從家庭民宿的貼心接待,到康養中心的全方位適老服務,再到養老機構的人文關懷,曲靖正以“清涼+溫情”雙重優勢構建起具有辨識度的旅居產業生態。
長沙老人鄧群林已是連續五年在曲靖避暑,“空氣好、人熱情、服務好,這里早已是我的‘第二個家’。”在手工坊,她和老友們用紙藝記錄旅居生活的美好,也把對曲靖的深情留了下來。
旅居游客正在練習書法(央廣網實習記者 白欣然 攝)
曲靖不僅是酷暑中的避風港,更是讓人安身安心的第二故鄉。旅居者在這里不再只是過客,而是真正融入這方水土,留下羈絆與牽掛。清涼的氣候,熱情的人心,“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在曲靖得到了最真實的詮釋。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