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區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近日,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近年來我區積極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謀劃“一極三區多片多點”的數字農業發展格局,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通過區內平臺與京東、淘寶等購物平臺對接,拓寬高原特色農牧產品銷售渠道,目前已有471家優質供應商成功入駐購物平臺,累計上線2473款高原農特產品,銷售額達1.18億元。

建強數字底座。我區積極搭建農牧云平臺和全區農牧統一數據庫,開發“西藏農牧”手機APP應用端,繪制全區農牧數據“一張圖”。建成農村土地(耕地)承包權管理平臺、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平臺,業務管理基本實現全區覆蓋。2021年起,我區全面推廣使用西藏牧運通系統和三標合一追溯體系,西藏牧運通系統無紙化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B證)試點工作在農業農村部專家現場考核中被評定為優秀等次,試點經驗向全國推廣。日喀則市青稞產業大數據中心、西藏農牧業大數據實踐與應用2個案例成功入選2023年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優秀案例。當雄縣、桑珠孜區、尼木縣3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縣(區)均已獲批創建國家級或自治區級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米林市、曲水縣、乃東區、白朗縣均獲批創建自治區或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鄉村振興示范縣。

拓展應用場景。我區已建成工布江達國家數字農業(藏豬)創新應用基地、桑珠孜區國家數字農業(青稞)創新應用基地;支持數字鄉村試點縣(米林市、白朗縣、曲水縣等)同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現代化示范區、鄉村振興示范縣共創共建;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山南市乃東區、林芝市巴宜區試點開展青稞種植衛星遙感監測,實現6萬余畝制種基地數字化管理,通過數字化方式辦理頒發西藏第一批農機牌證。

加速應用智裝。深入實施新一輪(2024-2026年)農機購置補貼、農機報廢更新補貼等惠農政策,引導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應用工作,加大先進適用、綠色高效農機裝備試驗示范、推廣應用,繼續將北斗終端農機列入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加大對作業監測、無人機等智能裝備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優化推動全區農機裝備結構逐步優化。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控期在全區38個縣(區)開展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作業補助試點工作。(記者 王超)

編輯:卜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