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1月1日消息(記者韓雨晨 實習記者王婧瑜 韋曉麗)日前,由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天津市新能源協會主辦,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天津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年“協同向新·智匯津城:新型能源體系下天津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與路徑”高級研修班在津正式開班。作為天津新能源領域年度高端盛會,本次研修班旨在匯聚政府、產業與學術界的智慧,共同研判形勢、剖析機遇、探索路徑,為天津在新征程上塑造能源發展新優勢凝聚共識、貢獻良策。

中國工程院院士、智能電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天津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主任、智能配用電裝備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成山表示:“我們國家新能源產業和技術均發展很快。未來,我們一方面要在電源側努力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光伏發電效率、風電運行水平,探索更多元化的發電方式;另一方面在負荷側要用好資源,比如實現電動汽車和電網的互動,發展虛擬電廠技術,整合用戶資源參與電網運行等;此外,還要進一步強化電網技術本身,在特高壓輸電網、配電網、微電網,以及相關設備運行和維修檢測技術領域實現新突破。當前,我們整個新能源體系在各個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技術發展空間,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不斷創新。”

“作為規劃設計企業,天津院將從三個方面助力天津乃至全國能源轉型發展。”天津市新能源協會常務副會長、協會團標編委會主任,天津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劍表示,首先要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持續加大面向新型能源系統建設的科技投入,尤其是在工商業儲能、鋰電池、“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開發等方面,以及電力市場交易和網源荷儲一體化等新方向上做好技術儲備;此外在市場開發模式上,充分發揮規劃設計企業的前端優勢,主動策劃項目,按照能源轉型要求,兼顧電網的安全運行和發電企業的投資收益等;最后在商業模式上,從勘察設計向工程總承包持續轉型發展,未來5年通過加大產業投融資業務進一步豐富盈利模式。

本次研修班緊扣全球能源格局變革與我國“雙碳”戰略推進的時代背景,立足天津北方經濟中心與現代化工業基地的戰略定位,聚焦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的核心議題。據了解,活動期間開展圓桌論壇并舉辦6場專題講座,聚焦工商業儲能、漂浮式風電、零碳園區、光儲出海、電碳業務、新能源電價改革等熱點,解讀行業政策與技術前沿發展方向。

編輯:周思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