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1月14日消息(記者褚夫晴)近日,沉寂多年的六合國際項目完成華麗轉身,1285套城市型公寓順利竣工。這座承載著無數期待的高樓,已經在停滯與爛尾的泥沼中掙扎了近6年之久,如今的“涅槃重生”讓市場信心大振。而在這背后,中國中信金融資產天津分公司憑借專業能力和不懈努力,書寫了一段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困境項目“逆襲”的佳話。

“項目爛尾這么多年難以盤活,核心堵點在于項目續建資金來源匱乏,而紓困資金退出路徑不明確,更讓問題雪上加霜、難以逾越。”中信金融資產天津分公司項目負責人說。

項目紓困前后對比圖(央廣網發 中國中信金融資產天津分公司供圖)

轉機出現在2024年9月,國家一系列旨在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如同一束束強光,穿透了黑暗的云層。最終,一套兼顧各方訴求、推動快速紓困續建、全面提升盤活質效的創新金融方案應運而生。這一方案猶如一把精巧的鑰匙,綜合運用實質管控、封閉運行、重組盤活等專業手段,精準地打開了困擾各方數年的鎖扣,為項目落地實施鋪平了道路。

2025年,六合國際項目盤活被鄭重寫入天津市河西區政府工作報告,盤活1285套公寓作為保障房成為年度民心工程,向社會莊嚴承諾。在天津市、河西區兩級政府大力支持下,中信金融資產天津分公司與國資、住建部門緊密合作,研究應對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推動方案從“不行”向“可行”前進。

盤活過程中,項目組不僅關注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建設完工問題,更注重盤活后功能結構布局的優化,旨在進一步提升區域資源和空間集約利用水平。“六合國際項目爛尾超過6年,全面復工建設對于提振市場信心、發展地方經濟意義重大。市、區兩級要求整體盤活、真正盤活,不只是簡單地完成爛尾樓收尾工作,而是要讓盤活后的項目切實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碧旖蚴泻游鲄^住建委工作人員回憶道。

現如今,高297米、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的六合大廈已納入天開高教園河西園區,并提前布局招商推介。未來,這里將化身為約10萬平方米的數據產業園,重點吸引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科技等企業入駐,構建充滿活力的“數字島”產業生態。整體盤活、實質盤活將實現項目資產價值大幅提升,推動金融機構20余億元存量風險有效化解。對此,天津市河西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表示:“該項目的成功經驗,將為爛尾樓處置、盤活更新提供‘政企協同、產融結合’范例,為其他地區解決類似問題,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寶貴的借鑒與參考”。

編輯:周思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