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日前發布的2018年度全球零售商力量報告顯示,在上榜的全球250家零售企業中,京東名列第28位,比上一年度提升了8位,繼續領跑所有上榜的中國企業。
這一榜單是德勤根據2016財年(截至2017年6月的財政年度)全球各大零售商公開的零售營收數據計算得出。在250家零售企業中,美國有80家,日本32家,德國17家,法國和英國各12家。其中,沃爾瑪連續20多年繼續蟬聯全球最大零售商。
榜單中共有15家中國(含香港、臺灣)零售企業上榜,排名依次為京東、蘇寧、屈臣氏、華潤萬家、國美、牛奶國際、唯品會、百聯股份、永輝超市、周大福、統一超市、百麗國際、重慶百貨、大商股份、農工商超市。
圖片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微信公眾號
報告顯示,全球250強總零售收入達4.4萬億美元。其中快速消費品以66.4%的銷售占比領跑所有子行業,耐用及休閑品以17.0%排名第二位。報告特別提及,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和京東的強勁增長帶動了整個耐用及休閑品子行業的增長,抵消了該子行業共51家企業中13家企業的負增長。
此外,在2011至2016財年復合年增長率增長最快的前四家企業中,有三家主攻電子商務——分別是唯品會、京東以及德國服裝電商Zalando。值得注意的是, 2011至2016財年全球50家增長最快零售商零售收入的復合增長率平均為20.9%,而唯品會和京東的復合增長率則遠遠超過了這一平均增速。
圖片來源:德勤中國
電子商務在零售業中正迸發出驚人的活力。報告認為,零售業線上線下整合趨勢在當下更加明顯——起初許多零售商持觀望態度,未有效跟進數字化趨勢,因而錯失了增長良機。如今,這些零售商正奮起直追。最新研究表明,過去一年中,全球雜貨店鋪通過電商渠道銷售額上升了30%。
這與當前中國零售業正在發生的變化十分契合——零售的場景正在模糊線上線下的區別,消費者不一定要去特定的店鋪或上特定的網站才能購物,零售的場景正變得無處不在。正如京東提出的“無界零售”戰略,零售行為變得不再刻板,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到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時,擁有在消費和技術兩端多年積累的電商平臺,能夠充分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滿足購物者日益復雜的需求,并打造更加優質的客戶體驗。
德勤中國消費品及零售行業領導合伙人張天兵認為,與其他國家的零售商相比,中國零售商已經開始在發展數字化業務能力方面領先,以此來迎接中國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所帶來的各種挑戰與機遇。這獨特表現為移動數據流量的迅速增長,以及第三方移動支付手段的不斷滲透。此外,中國零售商不但需要完善各種不同數字化渠道的客戶體驗,也必須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以加強全渠道供應鏈網絡的構建,并更有效利用新技術對客戶和市場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