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近日,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勞模精神探尋實踐團先后走進西安機場公司動力保障部、咸陽精密公司技能大師(勞模創新)工作室分站、陜西廣源安馳服務有限公司以“勞模精神進企業 凝心聚力譜新篇”為主題,通過參觀勞模創新工作室、與勞模面對面交流、開展專業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讓勞模精神在企業一線落地生根,激勵著企業職工與青年學子以勞模為標桿,在實踐中踐行奮斗精神。
探訪創新陣地,觸摸勞模精神脈搏
在西安機場公司動力保障部馬潔俠勞模創新工作室,黨支部書記楊小娟詳細介紹了工作室的發展歷程以及在動力保障技術研發、設備維護升級、團隊培養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深入講解了團隊針對機場動力系統運行難題開展技術攻關的過程,從電力系統的穩定調控到空調設備的高效運轉,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不僅為機場電力系統穩定高效運行筑牢防線,更為航班安全起降提供了堅實動力支持。
實踐團成員凝神聆聽,手中的筆快速記錄著關鍵要點。當聽到工作室成員在高強度工作中始終保持專注的故事時,大家紛紛提問:“如何在長時間緊張工作中保持高度注意力?”“面對突發故障,團隊如何快速響應解決?”楊小娟結合實際案例耐心解答,現場學習氛圍愈發濃厚,成員們在交流中深刻感受到勞模團隊“精益求精、攻堅克難”的精神內核。
校企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供圖)
對話勞模典范,汲取勞模奮斗力量
在咸陽精密公司技能大師(勞模創新)工作室分站實踐團成員圍坐在一起,與工作室領銜人周旗開展“我與勞模面對面”活動。周旗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從剛入職時跟著師傅學習基礎操作的“新手”,一步步成長為能獨立攻克高精度齒輪加工技術難題的“技術尖兵”的歷程。“如何在重復的工作中保持創新動力?”面對實踐團成員的疑問,周旗笑著指向車間墻上“毫米之間見真章”的標語。“精密制造的魅力就在于‘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他以公司為新能源汽車研發新型齒輪為例,講述了團隊如何通過優化加工流程、改良工裝夾具,將齒輪齒面粗糙度從Ra1.6降至Ra0.8,完美滿足新能源汽車低噪音、高傳動效率的要求。“每一次挑戰更高精度的訂單,都是一次全新的突破,這種成就感就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周旗的分享讓實踐團成員們深受觸動,大家表示,要把這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帶回校園,引導更多同學以勞模為鏡,在專業學習中錘煉本領,在實踐中勇攀高峰。
踐行專業服務,讓勞模精神落地生根
在陜西廣源安馳服務有限公司,實踐團成員們結合所學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機電一體化等專業技能,化身“技術助手”,用專業知識為企業排憂解難。在汽車維修車間里,他們熟練地操作著專業檢測設備,對多輛存在疑難故障的汽車進行全面“體檢”。通過數據分析、線路排查等方法,精準找出故障原因向企業技術人員分享快速診斷故障的技巧和方法。針對復雜電路維修難題,成員們結合典型案例,生動講解了電路原理分析、故障樹構建等實用方法,幫助企業技術人員顯著提升了故障處理能力。
實踐團開展專業技術志愿服務(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供圖)
此次主題教育活動,是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勞模精神探尋實踐團踐行勞模精神的生動實踐。通過校企之間的深度聯動,不僅實現了知識與實踐的無縫銜接,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技術活力,更讓實踐團成員在親身體驗中深刻感悟到了勞模精神的實踐價值,讓勞模精神在青年學子心中開花結果,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力量。(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供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