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游客駐足于西安城墻感受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在回民街品味羊肉泡饃的煙火氣時,在三秦大地的經濟版圖上,民營企業正以蓬勃姿態書寫著創新篇章:從實驗室里的科技成果突破轉化壁壘,到街邊小店蛻變為連鎖商業新勢力,它們在歷史文脈與現代科技的交融中不斷成長。
建設銀行立足區域實際,創新金融服務,以“全周期金融陪伴”的溫度,幫助破解發展瓶頸,為產業升級注入“加速度”,鋪就民營企業成長快車道。截至2025年6月末,建行陜西省分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突破1120億元,服務民營市場主體近10.8萬戶。
助力低空“展翼”
秦嶺北麓試飛場,晨霧未散,一架工業級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劃破長空,越過山巒,在古都上空勾勒出新質生產力的美妙畫卷。
2024年初,低空經濟作為國家重點打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首次被寫入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西安羚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羚控科技”)是陜西省34條重點產業鏈中“無人機板塊”的鏈主企業,始終專注于特種無人機、仿真測試及無人機飛行服務,擁有多項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產品廣泛應用于國防、應急救援、物流運輸、巡檢、測繪、氣象等多個領域。
“樣機變產品需規模量產,訂單生產周期長,回款遠跟不上研發投入。”在羚控科技企業展廳,該企業負責人向來訪的建行陜西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行客戶經理介紹,伴隨低空經濟的持續火熱,企業訂單量逐漸增加,但由于公司采取“以銷定采”模式,使得企業“續航力”告急。
FCD-90“天鵝”純電復合翼無人機(中國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供圖)
為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推動科技成果加速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行隨即開展了深度調研。金融團隊穿透報表,聚焦企業核心價值,針對企業成長壯大期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發揮商投行聯動優勢,在建信信托億元股權投資基礎上,又為企業匹配經營周轉類信貸額度超1億元,有效緩解企業流動資金壓力。
在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下,羚控科技依托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特種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技術轉化,已成長為估值近30億元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潤澤“智造”未來
在長安通訊產業園區內,由西安中科立德紅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德紅外”)投資4.7億元建設的紅外智能光電研發產業化基地項目已完成土建及安裝,正在進行室外配套工程施工,建成后將成為西北地區規模領先的紅外光電研發生產基地,推動區域紅外產業良性內循環。
立德紅外是由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孵化的民營企業,成立10年來深耕紅外熱像技術領域,已成為國家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過在基地項目規劃前期,企業卻面臨營收波動與訂單增長的雙重壓力,出現現金流緊張、融資難度加大等難題。“保研發與擴產能的雙重資金需求,讓企業一度陷入困境。”董事長劉偉回憶道。
關鍵時刻,建行陜西西咸新區支行迅速響應企業需求,聯合陜西省分行組建專項服務團隊,對企業技術轉化能力、研發實力、專利儲備等多方面進行全面評估,并開展實地調研,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該基地項目3億元的授信額度審批。“建行沒有局限于財務數據,而是真正認可科技企業的創新價值。”劉偉對此深有感觸。
近4年間,西咸新區支行持續為該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累計投放貸款1.13億元,助力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來源:中國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