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7月14日消息(記者劉昱 實習記者蘇睿楠)7月12日,以“科技賦能林業產業·品牌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25年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花椒技術培訓中心(陳倉區赤沙鎮東一村)舉行。
本次大會精心設置產業推介、技能比武、產業觀摩三大板塊,通過多層次、立體化的交流展示,為“陳倉林特”產品品牌注入強勁動能,助力區域林業產業加速提質增效,更將為農戶致富增收開辟新路徑。
大會現場(央廣網發 陳倉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陳倉區始終堅持以“生態富民”為核心目標,立足資源稟賦,錨定“示范帶動、品牌引領、規模發展”戰略路徑,聚焦林下經濟、產業提質增效等關鍵環節,依托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等優勢平臺,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共贏模式,重點打造花椒、柴胡等特色優勢產業帶,深入踐行“種一個品種、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的發展理念,成功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產業繁榮相得益彰的綠色發展之路。
陳倉區委書記馬霄表示,陳倉區立足全區202.3萬畝林地資源,有效集中資金資本,科學謀劃產業布局,做大做優林下經濟。花椒產業要拿出攻堅姿態,以萬畝標準化示范園建設為牽引,加快1萬畝低產花椒園改造,推動“虢之天椒”品牌向高端市場躍升,全力爭創國家級花椒產業示范園區。中蜂產業要發揮中蜂保護區優勢,實施“標準化+融合化”策略,開發養蜂體驗、蜂療養生等業態,實現“一只蜂”帶動三產融合發展,力爭3年內存欄量突破6萬箱、產值達6000萬元。淫羊藿產業要穩產擴面,建立完善種苗繁育基地,力爭種植規模達1000畝、300萬株。特色種養要多元并舉,因地制宜發展連翹、酸棗、豬苓等中藥材種植,以及林麝、中華大蟾蜍、生態養雞等特色養殖,讓林特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綠色引擎”。
農民采集花椒(央廣網發 陳倉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介紹,目前陳倉區全區花椒種植面積12.25萬畝,建成萬畝椒果園6個,在鳳閣嶺、赤沙兩鎮打造2000畝花椒產業鏈示范點。柴胡種植面積12.3萬畝左右,在縣功、拓石兩鎮新發展柴胡種源繁育基地3000畝,通過產業提質增效項目發展柴胡種植8106.2畝。中蜂存欄3萬余箱,林下生態養雞2萬余只,林麝養殖300頭。新種植文冠果300余畝、育苗40萬株,栽植酸棗2000余畝、培植酸棗仁種苗20萬株,栽植連翹1600畝、育苗5萬株。孵化培育林業產業省級龍頭企業3家,建成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5處。2024年,全區林業總產值18.2億元,成為可借鑒的“陳倉樣板”。
陳倉區總面積308.7萬畝,林地面積占202.3萬畝,森林覆蓋率52.13%,西山7鎮更是高達76.3%,發展林業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生態資源優勢。近年來,陳倉區委、區政府立足區域生態資源稟賦優勢,認真踐行“種一個品種、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的發展理念,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共贏模式,成功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產業繁榮相得益彰的綠色發展之路。2024年全區林業總產值達18.2億元。西部山區村村有基地、戶戶有產業、人人有收益的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生態增效、群眾增收、產業發展的目標已基本實現,林業產業已經撐起了陳倉區西部山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半邊天”。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