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8月1日,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開展為期兩天的中醫藥文化服務暨“百市千縣”中醫藥惠民活動,同時結合《中醫藥法》實施八周年重要節點,開展系列宣傳推廣活動本次活動還結合《中醫藥法》實施八周年重要節點,開展系列宣傳推廣活動。

活動現場共布置30個展位,通過中醫藥文化展覽、中醫AI智能化體驗、宇樹中醫藥機器人、健康咨詢、義診服務、普法宣傳、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向廣大群眾普及中醫藥知識,提升健康素養,增強法治意識,助力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義診咨詢區(央廣網發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供圖)

正值三伏天,暑氣蒸騰,名中醫義診咨詢區早早就排起了長隊。來自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各個專科的名中醫們耐心為大家提供義診服務,不管是困擾已久的老毛病,還是日常健康小問題,專家都一一為群眾耐心解答,還送上專業調理建議。不少市民拿著病歷和檢查報告專程趕來,得到指導后都安心不少:“平時都搶不上號!今天能在家門口就掛上專家號,真是太方便、太貼心了!這么熱的天,專家們還這么耐心細致地給我們看診,解決了我好多實際問題!”

在針灸推拿體驗區,冬病夏治體驗區,中醫特色護理區、“治未病”專區和中醫智能診療體驗區,各類中醫特色療法在這里集中呈現,專業醫師們用精湛的技藝為大家舒緩肩頸酸痛、調理身體狀態,同時,結合時節特點的養生調理項目也備受青睞,幫助大家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為市民的身體健康打下基礎。

醫生正在為現場群眾提供醫療服務(央廣網發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請來了幾位高科技“醫生”,在中醫智能診療體驗區,AI診療儀、四診儀、面診儀等現代中醫智能設備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體驗。這些智能設備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為市民提供更為精準、個性化的中醫健康評估與建議。“我剛才讓機器把了脈,說我有點濕氣重,跟大夫說的一樣!”20多歲的上班族小王拿著打印出的健康報告笑著說,“以前覺得中醫就是白發蒼蒼的老中醫給我搭脈、抓藥,沒想到現在還有這新鮮玩意兒,在咸陽能體驗到這么‘潮’的中醫技術,美得很!”

活動現場,大家在辨識中藥、制藥、猜謎等挑戰中深入了解中醫藥知識,套中藥圈圈、投壺大作戰、普法知識競答等趣味游戲讓歡笑不斷。

中醫藥文化互動區內,群眾正在進行趣味游戲(央廣網發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供圖)

活動現場,孩子們戴著小手套,在醫師指導下把中藥搓成圓圓的藥丸;市民們端著杯盞,品嘗著“亞麻籽無花果飲”“玫瑰荷葉茶”“暖宮煦顏飲”的清香,近距離感受中醫藥的傳統魅力。大家在專業指導下參與各類中醫藥相關的動手體驗項目,感受傳統技藝的獨特韻味,并通過品嘗藥膳了解藥食同源的知識,現代科技與傳統中醫的融合,讓大家參與感十足,在動手體驗中收獲了快樂與知識。

從名醫坐診的耐心叮囑到AI診療的新奇體驗,從中藥制丸的親子互動到文化猜謎的歡聲笑語,這場活動不僅讓中醫藥文化走出古籍、融入市井,更借由數字化、智能化的翅膀,讓中醫藥以更智能、更貼心的方式“飛入尋常百姓家”。(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供稿)

編輯:侯凱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