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上新”,投資持續攀升;設備轟鳴,工業運行向優;國補“給力”,消費再掀熱潮……眼下的咸陽,一幅創業、創新、創造,向實、向智、向美的生動畫卷正徐徐展開。

去年,咸陽市地區生產總值邁上3000億元大關,增速位居全省首位。今年,咸陽市繼續保持向上向好發展態勢,多項指標躋身全省第一方陣,在現代化新征程上,以一域之光為陜西全局添彩。

項目“領航”投資“上揚”

翻開發展的卷軸,拉長時間線對比,可以清晰看出咸陽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上揚態勢明顯。從數據來看,1月至8月,咸陽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0%;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3.7%,社會資本投資同比增長8.3%。

高質量項目是擴大有效投資的“強引擎”。10月13日,在今年初開工的陜西科茂高端復合新材料項目施工現場,工人鉚足干勁,不斷刷新項目建設“進度條”。

無人機拍攝的陜西科茂高端復合新材料項目建設現場,項目年底前可完成廠房建設(咸陽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項目相關負責人李強說,項目總投資10億元,主要生產復合金屬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高溫高壓部件、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高速軌道交通、醫療器械等領域,正全力打造西北地區高端金屬復合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目前,5棟新建廠房已封頂完成。年底前,項目能完成廠房建設!崩顝娬f,選擇在咸陽興平市投資,看重的是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交通區位和“三航”產業聚集優勢,項目建成后,可以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聯動發展。

投資16.5億元的新型智能綠電建材產業園項目、投資13億元的新松機器人咸陽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成功落戶咸陽……從引進來到落下來,咸陽重點項目質量結構更優、產業層次更高、投資體量更大。

今年以來,咸陽深化拓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緊抓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建設等重大機遇,聚焦“兩新”“兩重”等國家重點支持領域,深度謀劃項目、全力拼搶項目、奮力攻堅項目,形成高質量項目“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滾動接續的良好態勢。

截至目前,咸陽市180個市級新建重點項目已經全部開工,完成投資637.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89.8%。

工業經濟“韌性”躍升

工業之于經濟,是穩大盤的“壓艙石”。

去年,咸陽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6%,增速躍升至全省首位。今年1月至8月,咸陽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能化、裝備等支柱產業增長態勢良好,16條重點產業鏈多點開花……

10月14日,在陜西法士特智能制動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產品通過自動快速倉庫分揀、歸類,鮮少看到工人奔忙的身影。

“從原料拿取、上線生產到成品入庫,多臺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自動引導小車等自動化設備可精準配合智能化數控機床高效作業,整個過程無需人力干預、輔助,全程實現智能化生產!惫究偨浝碇韯⒋赫f,目前,車間整體自動化率達95%以上。

陜西法士特智能制動公司全自動化產線上,工業機器人高效作業(咸陽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作為老工業基地的咸陽主動擁抱數智化浪潮,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積極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

實施“智改數轉”行動,數智化改造規上企業520戶,培育先進級智能工廠21個,綠色工廠57個,咸陽市成功入圍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實施“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大工程,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10戶;

……

在推進“智改數轉”的同時,咸陽培育16條重點產業鏈,通過做大做強“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和重點企業的方式,優化產業生態,打造產業集群,持續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咸陽市16條重點產業鏈上匯聚了469戶規上企業,去年完成產值超1825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77.4%。

清潔低碳能化產業鏈產值突破900億元;新型電子顯示及半導體、現代醫藥及醫療器械等4條產業鏈產值超百億元;彩虹股份等8戶企業入選省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領頭雁”……在咸陽經濟爬坡過坎的過程中,高質量發展的“進度條”正不斷刷新、持續向前,一組組數據是信心、是底氣,更是拼出來的實力。

技術革新、智能蝶變、產業升級、鏈聚成群,如今的咸陽正持續釋放兼具規模效應與質量優勢的強大產能。

消費經濟“一路繁花”

九嵕山下,美食薈萃。10月7日,記者走進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街巷,看到醇香的粉湯羊血湯頭正在鍋中翻騰,澄澈的油鍋里油溫漸升麻花金黃……憑借400余種特色小吃和特色關中民俗文化,袁家村吸引南北游客前來打卡體驗。

“吃啥都要排隊,袁家村就沒有淡季!”來自河南省的游客張亞蘭說。

不沿邊不靠海不依城,面積僅0.4平方公里,袁家村憑借創新打造消費新場景,變流量為經濟增量。國慶中秋假期,袁家村累計接待人數近12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1.79億元。

袁家村一角(咸陽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今年,咸陽緊盯文旅消費新趨勢,不斷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需求,持續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國慶中秋假期,咸陽15次登上“央視”,咸陽文旅迎來“現象級”出圈。

文旅產業“熱辣滾燙”,帶動消費節節攀升。1月至8月,咸陽市限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完成270.11億元,同比增長11.1%。

同時,咸陽充分釋放“四兩撥千斤”政策效應,全市消費市場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咸陽市推出提振消費“5+2”政策措施,舉辦促消費活動50余場,投放消費券2000余萬元,申請以舊換新政策補貼3.1億元、拉動消費21.3億元,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零售額分別增長44.8%、41.4%。

9月20日,“山南水北 咸陽很美”2025咸陽文旅泰州專場推介會上,兩市聯合發放40萬元的“對口城市消費券”,有力吸引兩市游客“南來北往”。

10天后,泰州市民張國軍跨越千里,赴一場與咸陽的“山水”之約。他贊嘆:“龍舟賽讓人熱血沸騰,袁家村美食薈萃,用上了政府發放的消費券,我這個假期來咸陽玩得很盡興!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們還有‘一攬子’惠民利企提振消費的好事實事,助力市民群眾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咸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山河形勝,城市如畫,消費火熱……咸陽干部群眾、市民游客正共同努力,繪就消費經濟“一路繁花”。(來源:咸陽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侯凱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