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9月15日消息(記者劉昱)2024年春天,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次與西安“結緣”,構筑起全球聯通的“數字絲綢之路”。2025年金秋,古都西安再迎盛會,一場關于世界文化遺產的數字對話即將舉辦。

千年古都遇上文化遺產盛會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論壇將于9月16日至17日在古都西安舉辦。這也是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首次全面圍繞文化遺產數字化舉辦論壇活動。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化遺產豐富。陜西現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4.9萬余處、可移動文物774萬余件,并擁有長城(陜西段)、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絲綢之路(陜西段)3處9個點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安城墻永寧門(央廣網發 西安城墻供圖)

本次論壇的舉辦地西安,是千年古都,也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昔日,駝鈴悠揚,這里是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交匯點。今秋,賓客云集,這片千年文化的沃土上,以“數聯古今 智繪文明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論壇,將圍繞“保護·傳承”“技術·創新”“產業·賦能”“開放·共治”四個議題,以新時代話語,再話全球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創新與發展。

文化遺產數字保護的“西安樣本”

近年來,西安以數字化賦能推動歷史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形成了不少獨具特色的“西安樣本”。

西安城墻的數字化保護,是文化遺產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典范。西安通過數字技術,對13.74公里的城墻進行全域無損探測和三維建模,全面排查隱患。同時,西安城墻創建的“數字方艙”綜合管理平臺,通過3000多個變形監測點位和1300多個智能傳感設備反饋的數字信息,結合AI算法,構建出一套智能監測預警體系。這套系統對西安城墻墻體的沉降、裂縫、位移、含水率等關鍵指標的變化進行實時監測,并能智能識別游客攀爬、長期逗留等異常行為,推動指揮決策由經驗判斷向數據分析轉變。

西安城墻數字方艙綜合管理平臺文物保護示意圖(央廣網發 西安城墻供圖)

同時,西安城墻構建的“空地一體”智慧巡控體系,給城墻安裝了“數字哨兵”,監測到的數據實時傳輸到“數字方艙”,形成了巡查、保護、響應、監測的完整閉環。

從西安城墻的智能監測到兵馬俑的數字化存檔,從大雁塔的三維建模到古籍文獻的高清掃描,西安正在運用數字技術革新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方式。

“關鍵詞”搶先解鎖論壇亮點

國際“朋友圈”。據了解,本次論壇秉承世界互聯網大會一貫的國際視野、專業品質和多元特色,將邀請國際組織高級別代表、各國相關政府部門部長級官員、有關國家駐華使節、文博文化領域的領軍企業和行業機構高級別代表,以及知名專家學者等。目前,已有來自英國、西班牙、泰國、孟加拉國、秘魯、加納、阿富汗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確認參會。

全球IPv6論壇、巴基斯坦信息安全協會、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印度青年領袖聯合會等國際組織,高通、美光、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AMD)、搜狐、阿里巴巴、騰訊、中國聯通、聯想、螞蟻科技、知乎等會員企業已確認參會。

全球近百項文化遺產數字化成果將亮相西安(圖片來源:世界互聯網大會官網)

沉浸式互動展覽。本次論壇期間,還將同步舉辦文化遺產數字化精品項目展覽展示,聚焦數字化保護、傳承與創新,精心設置古籍類、文物類、古建遺址類、非遺類四大板塊,生動展現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經典項目。展覽展示將以創新性強、互動性高的方式,讓觀眾沉浸式體驗數字化的魅力與活力,充分彰顯先進數字化技術在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搭建國際學習交流平臺。論壇期間,大會還將舉辦文化遺產數字化工作組專題會議,匯聚來自文博單位、科技企業、行業機構等各方專家代表,圍繞與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有關的重要議題開展研討。

同時,大會數字研修院將配套舉辦為期2天的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主題研修班,邀請國際專家學者現場授課,圍繞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數字技術應用、數字化成果案例、知識產權保護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積極搭建文化遺產數字化學習交流的國際平臺。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論壇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期待各方力量在此匯聚智慧、凝聚共識,共同開啟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的數字化新篇章,讓文明在數字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