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稻田翻涌千層浪,豐收喜悅彌漫小村莊。近日,山西省長治市沁縣南里鎮樊村100余畝優質稻田迎來收割季,沉甸甸的稻穗在陽光下閃耀著飽滿光澤,農戶們忙碌的身影與收割機的轟鳴交織成生動的豐收畫卷。

沁縣南里鎮樊村100余畝優質稻田迎來收割季(沁縣融媒供圖)
近年來,南里鎮以“千萬工程”為牽引,依托百畝稻田打造的稻田公園建設正穩步推進,構建“稻園-產業-樂園”三產聯動的鄉村振興之路邁入實質性階段。“咱村守著‘魚米之鄉’的好底子,就得把生態優勢變成發展優勢!蹦侠镦偡宕妩h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周云表示。
南里鎮黨委書記王勇說道,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南里鎮緊扣“千方百計拓崗增收”這一目標,以樊村“千萬工程”精品示范村建設為牽引,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打造稻作文化、運動游樂、漁樂休閑三大板塊,著力塑造沁縣鄉村振興新地標。目前,100畝水稻再獲豐收,畝產大米500余斤,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并長期帶動8名務工人員、人均年增收1.8萬元。與此同時“樂田公園”建設已完成50%,以上基礎工程,預計明年“五一”對外開放,屆時,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50萬元,并帶動30余名農戶家門口就業。

農戶收稻忙(沁縣融媒供圖)
樊村地處高速連接線與208國道交會處,稻田連片、魚塘星羅棋布,水資源充沛,獨特的區位與生態基底為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經過多方調研,村“兩委”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將親子客群作為重點服務對象,以“市集+幫扶+助農+非遺+美學+活動”為亮點,全力打造全年齡段適宜的鄉村文旅目的地。為實現生態、生活、生產“三生融合”,樊村摒棄大開發模式,轉向“微更新、微改造、微運營”的小而美提升路徑。通過精心規劃項目打造了集稻田景觀、農事體驗、萌寵互動、露營野趣和鄉土市集于一體的全方位體驗體系。


農戶們忙碌的身影與收割機的轟鳴交織成生動的豐收畫卷(沁縣融媒供圖)
樊村農文旅融合項目構建了“稻園-產業-樂園”聯動模式,功能區各具特色:“稻夢起航”游客中心與“谷香人家”生態餐廳滿足休閑需求;稻作文化區則讓游客沉浸式體驗農耕樂趣。 與此同時,通過加工、品牌包裝與文創開發提升附加值、帶動就業;以豐富文旅體驗吸引人流,將田園風光轉化為可消費的旅游產品。通過多元業態,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實現“以農促旅、以旅興農”,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目前,樊村稻田收割已近尾聲,稻田公園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正加速推進、全力沖刺,預計明年5月正式開放。
如今的樊村,稻田飄香、項目在建、民心凝聚。一幅以“千萬工程”為牽引,一條“農業+文旅+產業”的鄉村振興新路徑正在樊村緩緩鋪就。接下來,樊村將繼續深化三產聯動,豐富文旅業態,成為更多人心中的“詩和遠方”,為鄉村振興寫下更加精彩的篇章。(來源:沁縣融媒體中心)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