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家精神在呂梁大地綻放光芒。4月22日,呂梁市第四中學報告廳內掌聲雷動,為期兩天的呂梁市第二屆科學家精神宣講大賽在此圓滿收官。來自全市各縣(市、區)、高校、企業科協及學會的選手們,以“弘揚科學家精神 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情講述科學先驅的赤子情懷與本土科技工作者的奮斗故事,讓“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精神力量在呂梁大地激蕩回響。
從“航天巨星”到“本土脊梁”,精神火種代代相傳
“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錢學森先生歸國時在海關被扣留的行李箱里,裝滿的不是金銀細軟,而是八千多頁科研手稿……”成人組9號選手的講述如同一幅歷史畫卷,將錢學森以科技報國的赤子丹心娓娓道來,現場觀眾屏息聆聽,熱淚盈眶。選手們或激情澎湃或娓娓道來,從“兩彈一星”元勛到當代科研中堅,從實驗室里的精密測算到田間地頭的科技幫扶,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故事,串聯起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壯麗征程。評委組組長李倩評價:“選手們用青春視角解構科學精神,讓錢學森、袁隆平等科學元勛的奮斗歷程與當代青年的價值追求產生強烈共鳴。”
學生組賽場現場(陳棟 攝)
在學生組賽場,來自嵐縣民覺中學的選手以“扎根黃土的馬鈴薯守護者”為題,講述當地農業科技工作者三十年如一日改良品種、帶領鄉親脫貧的事跡:“他們蹲在田壟間記錄數據的背影,比任何獎杯都更耀眼。”稚嫩的聲音里滿含敬意。據統計,本屆大賽共有110余名選手參賽,經層層選拔,40組選手(成人組20組、學生組20組)站上決賽舞臺,既有高校教師、科研骨干,也有中學生、企業技術人員,形成了跨年齡、跨領域的精神共鳴。
成人組賽場現場(陳棟 攝)
以賽促講:構建“宣講矩陣”,讓科學精神“落地生根”
大賽由呂梁市科協主辦,離石區長治路小學、呂梁市第四中學、山西省專家學者學會青少年專委會等單位協辦,旨在通過沉浸式宣講,讓科學家精神從“文件里”“課本中”走進群眾心坎。比賽設置成人組和學生組一等獎各2名、二等獎各4名、三等獎各5名及優秀獎若干,賽后還為13個選手推薦單位頒發“呂梁市科學家精神宣講團”分團牌匾,為100余名參賽選手頒發年度宣講員聘書,正式組建起覆蓋全市的“科學家精神傳播方陣”。
大賽旨在通過沉浸式宣講,讓科學家精神從“文件里”“課本中”走進群眾心坎(陳棟 攝)
精神永續:從“賽場”到“戰場”,凝聚轉型發展動能
“聽到本土農業專家的故事,我才知道我們吃的‘呂梁土豆’背后有這么多科技工作者的汗水。”現場觀眾王女士感慨道。大賽不僅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更成為呂梁科技創新的“動員會”——近年來,呂梁市聚焦“985”重點產業鏈建設,持續推進“人才強市”戰略,本次大賽中涌現的本土科技工作者故事,正是該市營造“愛才、惜才、尊才”人才引育氛圍,實施科技賦能產業升級的生動注腳。
頒獎現場(陳棟 攝)
學生組一等獎獲得者梁昊盛捧著證書說:“我要把科學家的故事講給同學聽,將來也要成為像他們一樣對國家有用的人。”正如大賽結語所言:科學家精神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融入血脈的信仰。隨著“呂梁市科學家精神宣講團”的成立,這場跨越時空的精神接力賽,正以更蓬勃的姿態,把大賽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動能,讓科學家精神成為呂梁創新生態建設的內生動力,激勵更多青年才俊在科技強市征程中書寫新時代答卷。(陳棟 張雅榕)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