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黃花香,菜農采摘忙,又到了一年黃花的采摘季。在山西省天鎮縣馬家皂鄉黃花種植基地里,處處都有忙碌的身影,工人們穿梭在花叢之間,打理花芽、采摘黃花,展現出一幅豐收的畫卷。

小黃花變身“致富花”農戶采摘忙

清晨6點,記者來到天鎮縣馬家皂鄉黃花種植基地,基地里早已人聲鼎沸。成片的金色花海隨風輕漾,枝頭綴滿鮮嫩飽滿的花蕾,空氣里彌漫著醉人的清香。在基地門口,工人們步履匆匆,將一筐筐綴著晶瑩露珠的黃花運來驗收稱重。筐筐金黃飽滿的黃花整齊碼放,收購商們仔細查看花型、色澤,確認無霉變、無雜質后,逐一過磅記錄。

田地間,頭戴遮陽帽、身挎編織袋的工人們,迎著晨露在田埂間穿梭,手指靈巧翻飛,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黃花便被精準采擷入袋。“黃花的最佳采收時間為每天凌晨3點到上午10點前,此時黃花的花蕾處于即將開放的狀態,能最大程度保證新鮮度和品質。”采摘工人劉大姐一邊麻利地摘花,一邊笑著說,“為了搶抓這一時段,我們凌晨1點多就開始準備了。”

除了黃花采摘,還有不少慕名而來的游客,來此拍照留念。上午9時,家在馬家皂鄉龍池堡村的李大娘帶著自己回鄉探親的女兒和外孫到基地進行打卡游玩,李大娘說,“城里的孩子沒種過地,帶他們過來既能欣賞黃花景色,也能長見識,還不用擔心人多,一舉多得。這里已經成為我們附近有名的游玩打卡地了。”

據基地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黃花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小黃花已成為當地一張亮麗的名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參觀、品嘗、購買,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延長產業鏈條 打造富民產業

黃花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體現在田間的豐收,更在于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馬家皂鄉積極引入加工項目,打造了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鏈條。在黃花加工基地內,生產線全速運轉,“我們本地種植的鮮黃花菜色澤金黃、品相上乘,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是市場上的‘香餑餑’。”基地負責人說道,“通過我們經過分揀、殺青、烘干、晾曬等工序后,制成干黃花、黃花醬、黃花餅等多種產品后,將被售往國內外市場,不僅豐富了市場供應,還大幅提升了附加值。”

小小黃花,不僅鋪就了天鎮農民的致富路,更成為鄉村振興的“金色名片”。隨著黃花產業的蓬勃發展,一方面本鄉村民的“錢袋子”實實在在鼓了起來,另一方面也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如今,在種植園區務工,每日收入可達120-150元,采摘季熟練工最多每天能掙400-500元,一幅產業富民的鮮活圖景正在田間地頭生動鋪展,黃花的豐收故事,正書寫著更加燦爛的新篇章。(師小淦 韓文杰)

編輯:張晉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