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進博會即將開幕,進博會市場監管服務保障現場指揮中心迎來了第五次升級。

以往的升級方式主要是引入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更積極有效地應對食品安全、特種設備乘用安全等方面的壓力和挑戰。這一次,監管部門將精力放在了服務上。

記者11月2日在指揮中心注意到,一項由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自主研發的“食安AI博士”服務功能已嵌入進博會市場監管服務保障綜合指揮平臺。

上海珍鼎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是今年進博會的供餐單位之一,今年已先后兩次收到“食安AI博士”送去的《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評估報告》,一次是參加供餐資質審查時,一次是獲得供餐資質并明確菜譜后。

綜合分析許可資質情況、管理體系情況、食品供應能力、食品安全歷史狀況等核心數據后,“食安AI博士”給珍鼎餐飲提出了6點監督意見。

記者查看發現,監督意見“含金量”較高,不少意見直指行業最容易疏忽、犯錯的問題,比如,待供應菜肴加工完畢至食用不超過2小時、待供應菜肴成品熱藏的中心溫度要高于60℃。

“食安AI博士”還能針對菜譜,提出風險管控意見。發現一家飯店的菜譜里有涼拌菜后,“食安AI博士”給出了“冷菜專間用紫外線燈消毒30分鐘以上”的提醒。

“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疏忽的風險點,被提醒后,我們可以集中精力在主要風險點上,加強管理。”企業相關負責人坦言,餐飲行業流動性大,一些關鍵崗位的人一換,食品安全管理漏洞便增多,市場監管部門給出及時的評估報告,可以幫助經營者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食安AI博士”制定的《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評估報告》。 陳璽撼攝

進博會期間的用餐高峰日,當天供餐量可達2萬多份,“互聯網+明廚亮灶”是護航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圖為圖像識別技術抓拍到的某餐飲單位員工未戴口罩。 陳璽撼攝

進博會期間的用餐高峰日,當天供餐量可達2萬多份,“互聯網+明廚亮灶”是護航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圖為某集體供餐單位的冷鏈包裝流水線。 陳璽撼攝

從市場準入的角度而言,“無事不擾”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是值得提倡的監管理念,但從減少食品安全隱患、幫助企業守法合規經營的角度,監管部門主動“跨前一步”、加強事前服務更為重要。

“我們相信絕大多數經營者懂得守法合規的重要性,但以往側重事后監管的方式,經營者往往要等到隱患‘升級’為行政處罰后才會發現問題,意識到嚴重性。”第八屆進博會市場監管服務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邱從乾表示,監管部門跨前一步,主動把免費的體檢報告發給經營者,向他們揭示行業常見的風險隱患,反而能鼓勵他們提前主動自查整改。今年進博會核心區和城市面合計有182家相關食品經營單位,只要在線申請,都能快速獲得為其量身定制的《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評估報告》。

“食安AI博士智能體軟件V1.0”目前已獲得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標志著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在食品安全領域垂類大模型應用上的突破。經過今年進博會實戰檢驗后,該系統有望在上海食品經營單位集中區域復制推廣。將來,食品經營者有任何“疑難雜癥”,都能在線詢問“食安AI博士”,只花幾分鐘,就知道行業的“痛點”和難點在哪兒,并獲得市場監管執法部門免費發放的專業報告。(記者 陳璽撼)

編輯:郭振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