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4月27日消息(記者唐奇云)4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JUST光譜望遠鏡(Jiao-tong University Spectroscopic Telescope,簡稱JUST)基建項目建設啟動會在冷湖天文觀測基地B平臺舉行。該項目建成后,標志著國產大型通用光譜望遠鏡實現零的突破,中國天文觀測再添利器。
從荒漠到“星空之窗”,集中技術攻關落戶冷湖
JUST望遠鏡項目臺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鎮賽什騰山,這是全球天文學家的“朝圣之地”。冷湖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這里氣候干燥,水汽值低,大氣穩定度極佳,此外,冷湖地區人口稀少,幾乎沒有光污染,是具有最優視寧度的一流觀測臺址,為天文觀測提供了絕佳的環境。
冷湖塞什騰山臺址(本文圖片: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為提升國內天文學科基礎研究水平,提高國內天文探測能力,上海交通大學于2022年決定建設4.4米口徑的JUST光譜望遠鏡。經深入實地考察,最終確定冷湖天文觀測基地賽什騰山頂4320米海拔的B平臺作為JUST望遠鏡的安置地點。然而,雖然冷湖觀測條件優異,但想要從無到有建設出一臺國內自主研發的4米級以上的通用型光譜望遠鏡,仍需克服重重困難——這里是柴達木盆地西北的四大無人區核心區域,大氣稀薄,干燥無雨。
自2022年底啟動望遠鏡設計和技術方案論證以來,JUST項目團隊克服了極端氣候、高原反應以及復雜地形帶來的諸多不便,完成了望遠鏡的實地考察、臺址確認與觀測。
劉成則是上海交通大學JUST團隊的研究員,他在團隊中主要負責基建和圓頂建設,曾負責過上海交通大學校園內光啟天文臺的建設。從光啟到JUST,不僅僅是望遠鏡口徑增加了一個量級(從40厘米到4.4米),施工環境、工程規模、技術復雜性等因素更使得建設難度呈指數增加。面對這一挑戰,劉成則積極投入到JUST望遠鏡建設的前期工作中。他多次赴冷湖觀測基地實地考察,最初幾次考察時,基地的基礎設施尚未完善,需要克服大風、低溫、缺氧等重重困難,這樣的觀測往往需要持續一整夜。正是這些前期考察和監測數據,為JUST望遠鏡的臺址確認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JUST團隊赴賽什滕山現場考察A平臺、B平臺和B+平臺的觀測條件
從跟跑到領跑,中國天文裝備自主化新突破
望遠鏡是開展天文觀測、支撐天文研究的核心設備。JUST光譜望遠鏡口徑4.4米,主鏡由18塊正六邊形薄子鏡拼接而成。采用輕量化設計,配備三大高性能觀測終端,其中多目標光纖光譜儀用于研究黑暗宇宙,積分視場光譜儀用于追蹤動態宇宙,高分辨光譜儀用于探測系外行星,具備口徑大、集光能力強、響應快速等優勢。
JUST光譜望遠鏡總體設計圖
JUST望遠鏡的落成,將成為中國天文學發展的又一里程碑,有望成為探索宇宙的世界級 “星辰之眼”。與國際同類設備相比,JUST望遠鏡配置的多光纖光譜儀將具備最高光纖數密度,尤其適合開展天體密集場區域(如星系團等)的光譜巡天觀測,有望推動星系團宇宙學的發展。
建成后,JUST望遠鏡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國內最好的通用型光譜望遠鏡,以其超強的巡天能力和高精度觀測技術,開展大樣本星系團高完備率的光譜巡天等特色觀測計劃,助力科學家們在超新星爆發、引力波源證認、系外行星探測等前沿領域取得一系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突破性研究成果;為我國天文學研究躋身國際前沿提供基礎性支撐,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增添新的中國智慧與力量。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