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15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林馥榆)記者從上周舉行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氣會上了解到,今后5年,上海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在會上表示,此次改革,可謂是自貿區建設的“3.0”版。這一目標定位,體現了上海自貿試驗區承擔國家使命,對照國際高標準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戰略定位,也體現了國際投資貿易便利化規則的最新要求。
在建設目標上,《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上海自貿區要率先建立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建設成為投資貿易自由、規則開放透明、監管公平高效、營商環境便利的國際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
圍繞建設目標,《方案》明確了加快健全4個制度體系的目標,即:各類市場主體平等準入和有序競爭的投資管理體系、促進貿易升級轉型和通關便利的貿易監管服務體系、深化金融開放創新和有效防控風險的金融服務體系、符合市場經濟規則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的政府管理體系。這4個體系是國際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的具體內涵,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金融和事中事后監管4個領域改革創新的系統深化。
此外,《方案》還明確了各項改革試點任務具備條件的在浦東新區范圍內全面實施,或在全市試驗推廣。這與黨中央對上海的要求一致,與上海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的特色一致,與完成新一輪改革試點任務的需要一致。目前,上海已全面實施《方案》的98項改革任務,2017年的24項重點工作已經全面啟動。
據了解,三年多來,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已經顯現出對經濟長遠發展的驅動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迸發,催生了4萬多家新注冊企業,新設企業活躍度超過80%,創新創業企業占比達40%。2016年以來,自貿試驗區文化貿易同比增長約50%,國際維修檢測服務同比增長24.1%,有色金屬貿易額已站全國1/3。自政策發布以來,已累計有609家企業發生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資金池收支總額7886.7億元,成立了上海保險交易所,近110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營運中心和研發中心已集聚浦東。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改革創新理念和100多項改革試點經驗已復制推廣,成為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
編輯:
韓曉余
關鍵詞:
上海;自貿區;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