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上半年的“熱身賽”,下半年的上海商業地產將進入一波“沖刺賽”。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第三季度有10個商業體新開,而第四季度數量將沖高至30多個,有望超過前三季度總和。
今年,滬上商業項目開發呈現出不少新趨勢,其中,中心城區將少見地迎來幾個巨無霸商業項目,而臨港新片區、張江科學城、虹橋前灣等產業集聚區也成為商業新熱土。
市中心多個大型項目入市
上海中心城區近年來已少有新入場的“巨無霸”商業體了,但今年新天地、徐家匯等核心板塊就將“上新”。
作為今年最受期待的超級商業體,位于大新天地東區的新天地東臺里,已確定于9月29日開業,總占地達39萬平方米。記者從瑞安集團獲悉,這一項目以百年東臺路為主軸,依托6500平方米全景天幕和8.8萬平方米開放式商業空間,串聯文化藝術中心、章太炎故居、喇格納小學等十余處開放文化場景。開放后,東臺里將與新天地西區聯動塑造都心社區的全新面貌。
得益于全景天幕,新天地東臺里將延續“外擺餐飲社交體驗”,并提升至新高度。記者獲悉,首批入駐的餐飲品牌覆蓋意餐、日料、西班牙菜、川菜、順德菜、貴州菜等十余種品類,其中,超過六成品牌設有露臺或外擺區,呈現出“露臺上的世界風味”。而在首店方面,新商場將繼續成為首店“收割機”,Under Armour Outdoor中國首家戶外旗艦店、中國新一代戶外運動品牌PELLIOT伯希和上海旗艦店、城市運動生活品牌Oneup全國首店等都將同步亮相。
而在徐家匯商圈核心區,旗艦商場ITC Maison已在8月率先開出1.4萬平方米的ITC美食坊。記者獲悉,作為新鴻基在內地最大單體商業項目,ITC Maison總體量達70.6萬平方米,其中購物中心體量達27.9萬平方米,后續將分階段推出。此外,在同樣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商圈,上海華潤中心也將于四季度亮相,項目東臨興業太古匯,向西與張園相聯,商辦總建面約13萬平方米,開業后將有效串聯南京西路的商業體系。
產業集聚區成商業新熱土
除了中心城區的稀缺商業項目之外,產業集聚區也日漸成為這一輪新開商業體的熱土。
就在8月底,總建筑面積約14.3萬平方米的藍鯨世界購物中心開業,成為臨港主城區首個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以“鯨”為靈感,深度融合海洋元素,呈現出極具辨識度的商業空間。數據顯示,開業前5天,項目總銷售額約2642萬元,日均超528萬元;累計吸引客流約47萬人次,日均人流量約9.4萬。
四季度,產業集聚區的多個重磅項目均將亮相。在張江科學城板塊,最大體量商業綜合體陸悅天地正分期開業,這一項目由陸家嘴集團開發打造,總建筑面積約16.6萬平方米,5個地塊分別以土星、金星、火星、木星、水星命名。8月,其第二個主題區域“木星超食空”主題街區開業;9月底,水星區域的整層運動主題空間“水星能量場”也將開放。在做足預熱后,項目整體將于四季度亮相。
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核心功能承載區,虹橋前灣將成為產業聚集的新高地。目前,這里一大批重大功能項目正在建設中,生物醫藥企業云集,商業布局也已跟進。由印力掌舵的虹橋前灣印象城MEGA預計將于今年年底開放運營,總建筑面積高達26萬平方米。未來這里將與毗鄰的開市客、鴻橋國際商務中心共同組成40萬平方米的商辦綜合體,并重點打造一座超大體量國際化購物中心。
此外,坐落于北楊人工智能小鎮的“漕河涇M+”商業中心,定位于“科學家社區”,商業總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將于今年12月開業,讓科創產研轉化為“數字智能、快樂聯接”。(記者 徐晶卉)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