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圍繞腦機接口、癲癇、腦脊液疾病、腦血管病等議題,呈現了一場高水平、深層次的學術盛宴。
近日,第十一屆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下稱UCM)—同濟大學附屬藍十字腦科醫院(籌)(下稱藍十字)神經醫學國際高峰論壇順利舉行。論壇圍繞腦機接口、癲癇、腦脊液疾病、腦血管病等議題,呈現了一場高水平、深層次的學術盛宴。
論壇的主題報告環節精彩紛呈。華東理工大學金晶教授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其團隊在腦機接口領域的研究布局及成果轉化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進展,揭示了腦機接口在醫療領域(如意識障礙評估調控、腦卒中運動康復、腦控光遺傳糖尿病調節等)的巨大應用潛力及其結合AI的廣闊前景。
藍十字盧云鶴博士分享了《復雜性腦脊液疾病個體化治療的初步經驗:我們的實踐與思考》的報告,結合豐富的臨床影像資料及4個典型病例,分享了其團隊在對此類疾患進行個體化、精準化治療等方面的實踐經驗與深度思考。
UCMDavid Satzer博士作題為《癲癇的閉環腦刺激》的報告,系統介紹了閉環腦刺激的原理、機制及癲癇診療策略,點明閉環腦刺激為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提供了更為先進、有效的治療選擇,預示著癲癇治療模式的重要變革。
藍十字王貴平博士帶來《血流導向裝置內狹窄的處理》的報告。他結合豐富的影像資料,詳盡展示了一例高難度病例的完整診療過程。從患者的診治、術后隨訪及制定并實施個性化介入處理方案的決策邏輯等,進行了抽絲剝繭般地闡述。
UCMTareq Kass-Hout博士壓軸出場,以《2035年腦血管病防治的未來圖景》為題,從腦血管病防治體系的演進切入,通過生動的案例和臨床前期研究展示,以前瞻性的視野,勾勒了未來腦血管病防治可能發生的顛覆性變革,帶領與會者進行了一場穿越時空的醫學旅行。
藍十字方面表示,追求卓越、探索未知的腳步永不停歇,期待與UCM以及國內外合作伙伴、同道們,繼續攜手并進,深化交流合作,創新成果轉化,共同為人類腦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讓更多的患者看到希望的曙光。(記者 胡玉榮)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