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7月30日消息(記者林馥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到暑期,醫美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熱點。如何應對容貌焦慮?為此,央廣網記者采訪了多位上海醫療專家。
上海健康播報“第七期”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修復與再塑。生活美容,是指非侵入性的美容服務,如面部清潔、按摩和敷面膜等。當下,民眾對醫美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混淆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的概念,甚至在生活美容場所接受醫療美容服務。專家提醒,一些愛美人士為貪圖便宜或心存僥幸,選擇在非醫療機構如生活美容場所、酒店賓館、工作室等其他場所接受醫療美容服務,存在極大的質量安全隱患和風險。一旦發生不良后果,權益無法保障。
低齡要防“過度早熟”,高齡要防“過度年輕”
現在年輕人流傳“大學入學改造計劃”,高考后出現一波整形潮,尤其“雙眼皮”是首選。對此,上海市醫師協會整形科醫師分會會長楊軍表示,從“想變美”到“變美”,需要跨過的不是手術室的門,而是理性與安全的門檻。
“有不少人拿著明星、網紅照片要求‘同款’‘熱款’‘爆款’雙眼皮,卻忽視了自己眼裂長度、眉弓高度、皮膚厚度等先天條件。醫生只能在原有基礎上改善、優化,而非‘復制粘貼’。家長應與孩子充分溝通變美的動機,幫助孩子冷靜后認真審視自己。”楊軍建議,民眾建立風險意識,比如雙眼皮手術雖成熟,仍有感染、瘢痕增生、不對稱等常見風險,術后需嚴格護理,預留充足恢復期(通常需1至3個月自然消腫)。
醫美并非“全齡游戲”,年齡兩端皆需科學把關。16歲至18歲的準大學生是當下醫美增量最快的人群。“門診就診的十六七歲學生中,不乏自己做好大量功課,而父母扮演陪診角色的情況。”楊軍認為,16歲可以做雙眼皮等部分醫美手術,但需強調“16歲”并非普遍推薦年齡,還應根據孩子生理、心理以及具體社會情況綜合判斷,比如仍存在青春期痤瘡的孩子需暫緩“變美”進度,未成年人的審美、自我認知仍在發展中,要評估求美動機是否合理、穩定。而一些影響功能、美觀、身心發育的疾病,比如上瞼下垂、唇腭裂、耳畸形等,需要介入的時間更早。同時,手術需監護人充分知情并書面同意,且符合《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對未成年人的特殊規定。
隨著人口老齡化,“銀發經濟”崛起。不少老年人走進醫院,希望通過提眉、祛眼袋、老年斑去除、面部提升等改善衰老特征。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可以滿足,但同樣需要切實可行的目標,比如以改善功能為主要導向(眼瞼下垂影響視力等),追求“適度年輕化”而非“逆齡”“逆生長”。
楊軍表示,目前老年人群對于祛除老年斑等皮膚醫美的需求也不少,皮膚質量管理需要整體評估與綜合干預,可以通過科學醫美手段來祛除色斑、褶皺等,如有需要可進行局部整形外科手術,最終是為達到一個最理想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衰老伴隨代謝減緩、皮膚彈性下降、慢性病高發等情況,諸如麻醉耐受差、傷口愈合慢、易出血等手術風險也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在手術方式選擇上,更傾向創傷性小、安全性高、恢復快的項目,并在術前對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有更精細的檢查,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穩定管理的有更高要求。在心理方面,家屬和醫師應充分理解老年人的焦慮,引導建立合理預期。越高齡的求美者,越需要家庭支持。同時,醫院及相關醫療機構必須恪守倫理底線,拒絕非必要、不合理的手術。
“所有年齡段都要回歸‘健康求美’,低齡要防‘過度早熟’,高齡要防‘過度年輕’。醫生不是‘年齡守門員’,而是基于尊重客觀事實的評估、豐富經驗的判斷和反復打磨的技術,把‘想做’落地成‘能做’。”楊軍說,社會層面也應積極跟上時代步伐,聯合學校、社區等,拆解社交平臺濾鏡、引領健康求美之路、重塑多元化審美環境,讓16歲少年少女知道“青春本就好看”,也讓60歲長者明白“依然可以優雅生活”。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林馥榆 攝)
箍牙要趁年輕,年齡大也可以
每年暑期,口腔醫院最熱門的醫美項目就是牙齒矯正。 最常見的矯正原因是牙齒不整齊,不僅不美觀,而且導致牙齒清潔效率下降,造成蛀牙、牙痛或牙齦出血等問題。另一個常見原因是臉型不好看,比如齙牙、小下巴、臉型不對稱等,由于原因比較復雜,需要一系列專業分析來解決這些問題。
在上海市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會長、復旦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劉月華看來,大家對于矯治時間及效果太過焦慮。有的家長擔心6歲至8歲孩子是否一定要矯正,怕以后還要拔牙或臉型會變丑。其實沒有“一刀切”的答案,6歲至8歲具有矯正必要性的小孩一般都有特定類型,例如反合、咬合創傷和嚴重深覆合等會影響生長發育的情況。“是否在替換牙齒時就開始矯正、戴什么矯治器,一定要綜合考慮對孩子身心的影響,平衡治療的效果與必要性。對于非必要的情況,定期隨訪,保證換牙順利進行,等待適當時機開始矯正即可。”
有一種說法:箍牙要趁年輕,年齡大了就不能做了?劉月華表示,箍牙要趁年輕,這是沒錯的。矯正治療需要牙齒從一個位置緩慢移向另一個位置,這是一種生理性移動,年輕的牙齒移動會更順利。
但年齡大了,也可以箍牙。劉月華表示,很多成年人并非因為牙齒不整齊,而是由于其他原因來進行牙齒矯正:一是有缺牙需要修復,但裝假牙的空間不夠,這可通過矯正調整牙齒位置來解決;二是顳下頜關節問題,張嘴時關節咯噠咯噠響,有時會疼痛,甚至突然下巴脫位。如果判斷與咬合有關,就需要牙齒矯正來改善;三是牙周炎,如果判斷與咬合有關,也需要聯合牙齒矯正綜合解決。
從專業上來說,開始矯正的年齡超過18歲,就稱為“成人矯正”。成年是一個漫長的階段,隨著年齡增長、牙周組織退縮加重,矯治難度升高,需要醫生有更多經驗來判斷。
此外,口腔內已有缺失牙、烤瓷牙、種植牙等情況,矯正難度也會增加,但都可通過多學科聯合、個性化方案解決。對于有復雜牙齒問題的成年人,可到專業口腔醫院多學科聯合門診或一站式專家專病中心,聽一聽不同專家意見再決定。
實現美膚與健康的雙贏,關鍵在“以內養外”
中醫醫美堅持“內外兼調、標本兼顧”,融合千年中醫智慧與現代美容技術,被越來越多愛美人士推崇。 上海醫藥行業協會皮膚健康專委會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李欣指出,中醫醫美并非簡單皮膚管理,而是將容貌問題視為內在氣血、臟腑功能的外在投射。實現美膚與健康的雙贏,關鍵在“以內養外”。
由于慢性病年輕化,熬夜、壓力,使肝郁脾虛,痤瘡頻發;過度依賴醫美,頻繁注射、光電,造成敏感肌;40歲后腎氣衰退,單純“拉皮”無法拯救面部“垮塌”。
皮膚是內臟的“鏡子”,黃褐斑常因肝郁血瘀,單純激光易復發,疏肝(柴胡、玫瑰花)活血(當歸、川芎)方能治本;額頭痘多屬心火,鼻周痘關聯脾胃濕熱,需蓮子心清火,白術、茯苓健脾祛濕;皮膚干燥、早衰多因肺腎陰虛,需沙參、麥冬潤肺,熟地黃、枸杞補腎精。氣血是容貌的“根基”,脾胃強健,“蘋果肌”飽滿;長期節食減肥耗氣血,昂貴填充劑也難掩皮膚凹陷、萎黃。經絡是美麗的“通道”,胃經受阻,法令紋加深;膽經失調,眼角皺紋增加;針灸、刮痧疏通經絡,比單純填充更自然持久。
李欣指出,先調體質,再做項目;把反復長痘、色斑加深視為內分泌預警,及時內治;選擇“中醫調理+西醫光電”等融合方案,優勢互補。中醫醫美不僅追求“暫時年輕”,更要“長久健康”。氣血充盈、經絡通暢,則美自天成、神采奕奕。
中醫醫美包含六個方面:
一是中藥美容,內服辨證施方,如桃紅四物湯、逍遙散等,改善黃褐斑、皮膚暗沉;外用七白散、玉容散等古方面膜,艾葉、玫瑰花等藥浴,修復皮膚屏障。
二是針灸美容,“美顏針”刺激面部經絡,緊膚、減紋;針刺合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緩解痤瘡、色斑;耳穴貼壓,輔助祛痘。
三是拔罐刮痧,面部拔罐,促進血液循環,淡紋、亮膚;背部刮痧,排毒祛痘,尤其適合“痘痘背”人群。
四是推拿按摩,循三焦經、肝經等手法按摩,改善色斑、黑眼圈;點按睛明、攢竹、迎香等穴位,淡化眼袋、法令紋。
五是食療藥膳,“因人施膳”,血虛用紅棗、枸杞、阿膠,濕熱予薏米、赤小豆、茯苓,抗氧化選黑芝麻、桑葚、綠茶。
六是特色療法,火針應對頑固性痤瘡、扁平疣;耳尖或背部點刺放血,治療實熱型痤瘡、麥粒腫;神闕穴(肚臍)艾灸或敷藥,改善宮寒所致皮膚暗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