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審核認定,濟南市章丘區白云湖濕地正式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這一殊榮標志著白云湖濕地在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歷史文化傳承方面的突出價值獲得國家層面認可,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再添“綠色名片”。

白云湖濕地位于濟南市章丘區西北部,是魯中山前平原與黃河、小清河泛濫平原交匯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濕地,總面積1354.36公頃。白云湖以百脈泉等泉群為水源,年補水量超250萬立方米,是我國北方罕見的泉水補給型濕地,百脈泉與母親河的雙重滋養,使白云湖水質常年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成為小清河上游生態屏障和區域水環境“調節器”。

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中轉站,白云湖濕地記錄鳥類14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青頭潛鴨、卷羽鵜鶘在此棲息,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種群數量持續增長。2023年,該濕地入選首批“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秋冬季觀測到超5000只遷徙鳥類在此停歇。濕地內野大豆等國家保護植物廣泛分布,形成“水草豐茂—魚蝦繁育—鳥類云集”的完整生態鏈。

泛舟湖上,隨處可見騰空躍起的鳥兒。快來這里體驗“舟行碧湖上,人在畫中游”的絕美風光吧。

古往今來,除了“無邊光景”外,白云湖獨特的人文風韻也被人津津樂道。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

元代著名文學家張養浩,在他《游湖有感》一詩中這樣寫道:“肇余復鄉土,樹石皆華滋。眄彼湖泊綠,頓覺香可卮。攜朋訪蓮葉,浩浩何所之。俯視亂山影,與樹相參差……”足見元代的白云湖碧波漣漣。

白云湖周圍有多條步道,適合徒步和騎行,游客可以沿著湖邊的小路漫步,欣賞湖光山色,也可以租自行車環游湖區。在這里,可以享受戶外的樂趣,體驗與自然的親密接觸。

泛舟湖上,沿著湖內天然航道前行,隨處可見騰空躍起的鳥兒,其中數量最多的便是白鷺,每年來這里棲息、越冬的水鳥數量多達10萬只,鳥兒們棲息在湖中心的蘆葦蕩中。

白云湖設有專門的垂釣區,位于生態緩沖區,面積達600余畝,倡導“一人一竿、一線雙鉤”的文明垂釣方式。景區設有帳篷露營區,游客可以在此享受露營的野趣。

夏季是觀賞荷花的最佳時節,千畝紅蓮連片綻放,美不勝收。春秋季節則適合觀鳥,能看到眾多遷徙的鳥類。

寒冷的冬季,仍可見野鴨覓食、水鳥低飛鳴叫等生動場景。大片蘆葦在微風中搖曳,與靜謐的湖面形成動靜結合的景致,冬韻悠然。

白云湖物產豐饒,湖鮮美食不容錯過,如膠原滿滿的白云湖甲魚、健脾開胃的白蓮藕等,還有用荷葉包裹的糯米雞、清燉蓮藕湯等特色菜肴,味道鮮美。快來白云湖濕地品嘗美食,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吧。

編輯:唐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