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煙臺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宋曉文介紹今年一季度煙臺市外貿進出口和煙臺地區海關支持煙臺外貿高質量發展20條措施有關情況,煙臺海關綜合業務一處副處長張帥,煙臺海關綜合業務二處副處長牟波,煙臺海關駐港口辦事處副主任于健波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一季度,煙臺外貿進出口起勢有力,開局良好,再創歷史新高,實現了外貿“開門紅”,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據海關統計,一季度,煙臺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17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5%。其中,出口661.4億元,下降1.7%;進口509.4億元,增長38.2%。
一般貿易、加工貿易進出口大幅增長
一季度,煙臺市一般貿易進出口671.8億元,增長26.7%,占進出口總值的57.4%,同比提升6.4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331.3億元,增長43%。
民營企業占比超過3/4,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速
一季度,煙臺市民營企業進出口883.3億元,增長12.5%,占進出口總值的75.4%。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51.6億元,增長18.9%。
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保持增長
一季度,煙臺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626.1億元,增長2.9%,占進出口總值的53.5%。同期,對歐盟進出口145.5億元,增長76.1%。
優勢產業出口規模持續壯大
一季度,在消費電子、農食產品、海工裝備、化工、汽車等優勢產業的有力支撐下,煙臺市游戲機、農產品、船舶、基本有機化學品、鋼材、汽車出口分別增長284%、11.7%、325.7%、29.1%、779.3%、112.5%。
金屬礦砂、原油、機電產品進口增勢良好
一季度,煙臺市進口金屬礦及礦砂124.8億元,增長2.3%。進口原油123.8億元,增長533.7%。進口機電產品82.6億元,增長77.2%。
近期,為了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煙臺地區的煙臺、龍口、萊州、蓬萊、海陽等5個海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圍繞支持做大做強標志性產業集群、推動新興特色產業聚鏈成勢等5方面,研究出臺20條支持舉措,全力推動煙臺外貿穩量提質高質量發展。
在支持做大做強標志性產業集群方面
海關將支持綠色石化產業發展,推廣“批次檢驗”和“一站式化驗”改革,助力打造萬億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支持汽車產業發展,開展“商品車專用框架運輸”,打造全模式商品車跨境物流綜合體;支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疊加應用支持高端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政策,助推海上發射平臺加快建設;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推動企業實驗室與海關技術中心合作共建,指導用好減免稅優惠政策,便利核電、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裝備進口;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推動開展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試點,探索“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
在推動新興特色產業聚鏈成勢方面
海關將支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設立關鍵設備、零部件等高端產品進出口綠色通道,推動減免稅科研設備在符合條件主體間共享共用;支持海工裝備產業發展,實施“聯網監管+主料工作法”,助力海工裝備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支持海洋漁業產業發展,推廣遠洋漁船對外推薦打包式評審模式,支持優質海洋種質資源引進,打造北方海洋種業繁育基地;支持特色農食產業發展,加大企業境外注冊推薦力度,推動棲霞水果、萊陽預制菜、蓬萊葡萄酒技貿基地更好發揮作用,助力煙臺農食產品走出國門。
在提升高水平開放平臺能級方面
海關將助力“全球礦產品保稅混配中心”建設,推進“智慧混銅”項目建設,積極爭取保稅混金業務試點;助力“全國日韓消費品集散中心”建設,探索開展出口拼箱小商品“先查驗后裝運”試點,推進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試點,打造輻射全國的日韓跨境電商退貨中心;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推廣“綜保關地協同智慧化管理應用”,推進卡口智能化改造,支持依托綜合保稅區打造臨港產業集群;促進自貿試驗片區高水平開放,推動自貿片區圍繞海洋經濟、化工新材料等開展集成式改革,支持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爭創更多制度型開放成果。
在助力港產城一體融合發展方面
海關將暢通國際物流通道,加大“水水智能中轉”等轉運模式推廣,擴大“跨港區智能轉運監管平臺”應用,支持與黃河流域節點城市深化口岸合作;拓展豐富口岸功能,發揮指定監管場地種類齊全優勢,助力水果、原木等相關產品進口;提升口岸物流效率,推廣通關中心“集約化管理、一站式服務”做法,健全通關運行協調保障機制;推進口岸智慧監管,加強智慧海關建設與智慧口岸、智慧港口建設銜接協同,復制推廣“云港通”智慧查驗模式,推動“智慧快郵”項目上線運行,支持建設空港口岸物流監管信息化系統。
在深化海關服務護航職能方面
海關將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指導民營企業用好RCEP規則拓展市場,針對民營企業特點量身定制個性化AEO企業培育方案;優化助企服務機制,常態化開展“敲政府門、敲企業門、敲群眾門”的“三敲門”活動,加強政策宣貫,快速回應、協同處置企業疑難問題;強化外貿形勢分析和海關統計服務,做好統計數據解讀和外貿形勢分析,提升服務宏觀決策和穩預期能力。(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