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煤基化工產業鏈條延伸出60余種產品,當工業機器人在車間完成柔性裝配的精準動作,當生物基新材料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生產,在鄒城,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正上演著一場深度融合的“化學反應”。這座以“鄒魯文化”聞名的城市,正以科創為筆、產業為卷,書寫著從傳統產業升級到新興賽道崛起的轉型篇章,讓創新活力在每一個產業細胞中奔涌。

科技賦能:“點煤成鏈”的智造革命

走進鄒城化工產業園,恒信集團航天粉煤氣化制甲醇技術的巨大裝置巍然聳立,這正是此項目的核心所在。該項目將煤炭產品由初級燃料向高價值產品攀升,使煤炭產品成為向高價值產品攀升的代表,讓煤基化工產業鏈條延伸至前所未有的長度,形成國內一流的煤基化工產業鏈條。恒信集團董事長司相芳說:“我們企業的主要原料就是煤炭,經過深加工之后能夠生產出60多種產品,真正實現了把每一塊煤‘吃干榨凈’。”

近年來,鄒城始終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以產業需求牽引技術突破。搶抓生物制造、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產業新賽道,加快推進眾嘉泓揚肝素鈉、科比特低空經濟、兗礦魯西數據中心,以及全球首創規模化生產的魯抗生物基新材料等項目,預計年內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380億元。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提速推進儒信新能源重卡、中建材特種纖維、中鋁高端鋁合金等項目,加快綠色轉型步伐,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

企業培育:從“微苗”到“巨人”的躍升

在珞石機器人車間內,技術人員正對新一代工業機器人進行最后調試。今年7月,該公司的“柔性裝配智能機器人研制與應用”項目成功入選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獲得省級專項資金支持。十年礪劍,珞石始終堅持走創新道路,深耕細作,厚積薄發,實現了從無到有,從0到N,在底層算法、柔性力控、視覺應用等核心關鍵技術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已成為國內工業機器人及協作機器人的領軍企業。

鄒城始終堅持差異扶持、精準服務、梯度培育,推動國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建強高新技術企業梯隊。制定《高企倍增行動方案》,加速創新主體“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年內新增國家高企4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240家。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企業研發機構、研發項目“兩個全覆蓋”,年內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突破15億元,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18家以上。打造創新型企業家隊伍。開展名校直通車活動,組織企業家到知名院校學習培訓,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培養更多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鄒魯儒商”。

生態破壁:讓創新“活水”奔涌的鄒城解法

“濟寧鄒城是我的創業寶地。在鄒城創業的這幾年,這里的營商環境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國家重點人才工程人選、山東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倜表示,他作為科研人員來到濟寧鄒城創業后,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資金、場地、生活等方面,政府提供的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務,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支持,幫助企業取得了飛躍式發展。

鄒城堅持“企業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服務理念,迭代升級“激發科技創新活力2.0”“人才興鄒2.0”等政策,用好科技云平臺,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科技金融支持力度也在持續加大,今年將開展政金企對接20場以上,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80億元以上。在人才引育方面,鄒城積極推廣“科技副總”模式,聘請高校院所人才到企業任職;支持企業采取揭榜掛帥、科研眾包等方式,引育高層次人才團隊,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提供強力支撐。

從煤炭“吃干榨凈”的產業鏈革命,到機器人項目問鼎省級研發計劃的創新突破,再到“保姆式”服務培育出的創新沃土,鄒城的實踐證明,當科技創新的“種子”遇上產業需求的“沃土”,便能生長出高質量發展的“參天大樹”。這里既有傳統產業向“高精尖”躍升的鏗鏘步伐,也有新興賽道上搶占先機的勇毅身姿,更有讓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生態密碼。未來,鄒城將繼續以科創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引擎,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加速奔跑,書寫更多“從跟跑到領跑”的新篇章。(李堃 王皓)

編輯:李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