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決策部署,近日,我省印發《山東省金融“五篇大文章”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山東力爭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綠色貸款年均增速不低于20%,每年新增普惠領域“首貸戶”不少于10萬戶,養老產業、數字經濟等領域貸款年均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水平,直接融資比重明顯提升,耐心資本、長期資本培育壯大。
“《實施方案》是山東省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將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省委金融辦綜合處處長王欣卉介紹,《實施方案》提出強化金融政策和科技、產業、財稅等政策銜接配合,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為重點領域創新發展提供了清晰路徑和有力支撐。
具體來看,山東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精準發力,不斷提高科技金融質效,發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增強普惠金融服務實效,完善養老金融服務模式,深化數字技術應用賦能。
《實施方案》明確,高標準打造“魯科貸、魯科擔、魯科保、魯科投、魯科融”特色品牌,鼓勵探索推廣創新積分貸、“貸款+外部直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并購貸款等金融產品,促進金融政策資源與科技項目精準對接,健全完善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等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積極對接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爭取更多資源落地山東。聚焦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推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等,加大對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和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高標準推進濟南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綠色金融是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山東推動金融機構開發特色鮮明的專屬產品,探索碳減排掛鉤貸款、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新型工具,擴大綠色信貸規模。通過創新藍色金融實踐和轉型金融服務,支持企業發行碳中和債券、轉型債券拓寬融資渠道,并高標準建設省級綠色轉型重點項目庫,促進政銀企精準對接。
普惠金融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根據《實施方案》,山東將持續完善民營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加大首貸、信用貸投放力度。依托臨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創新推廣美德積分金融轉化機制和農業設施抵押貸款,健全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功能,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實施好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
針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山東將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穩步推進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圍繞養老公共服務設施、養老機構、養老設備及產品研發生產等主體經營特點,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安排,引導金融機構加快構建專業服務體系和管理機制,完善與養老產業主體融資需求相適配的金融服務模式。推動銀行網點加快適老化改造,完善線上服務適老化功能,定制老年人專屬金融產品,充分滿足老年人對優質金融服務的需求。
數字金融建設方面,山東將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提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數字化服務能力。在安全合規前提下,推動金融數據和公共數據充分高效共享應用。同時,山東穩步推進“無證明之省”建設,拓寬電子證照在金融領域的業務應用場景,探索創新數據產權、數據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模式,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
《實施方案》提出,積極爭取8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更多落地山東,對獲得再貸款支持的設備更新貸款本金,給予1.5%的中央財政貼息支持。推動金融機構健全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長效機制,完善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應用場景,提供優質貿易便利化服務。(記者胡羽 見習記者劉建宏)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