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10月29日消息(記者程立龍 見習記者鄭芷南)金秋時節,第四屆儒商大會于10月29日在濟南啟幕,作為大會承辦城市,濟南市精心籌備的“中國—新加坡可持續發展合作交流會暨濟南城市推介會”“2025山東與日本產業發展對接會”兩場專場活動,成為外界觀察山東高水平開放的重要窗口。兩場活動精準錨定不同合作方向,既延續成熟合作脈絡,又開拓新興合作領域,生動詮釋了“十五五”規劃中拓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實踐路徑。

錨定“制度型開放”,打造雙向合作高地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部署的“十五五”時期對外開放工作中,“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成為核心方向,濟南兩場對接會的策劃邏輯正與此高度契合。

在對新合作方面,濟南立足新加坡作為第二大外資來源地的堅實基礎,將重點對接吉寶公司、盛裕集團等領軍企業及南洋理工大學等科研機構。活動以“碳”本溯源·綠動未來為主題,聚焦智慧城市、綠色能源、大健康、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深化合作,這種“平臺+產業”的合作模式,正是“十五五”規劃中“搞好各類開放試點試驗”的具體實踐,通過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塑造吸引外資新優勢。

對日合作則展現出“精準滴灌”的特點。針對此前的合作基礎,濟南策劃對日專場對接會,梳理投融資、技術合作等多維度需求清單,聚焦商貿流通、醫養健康、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開展定制化對接。產業鏈精準匹配的合作方式,呼應了“引導產業鏈合理有序跨境布局”的要求,推動雙向投資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

緊扣“創新發展”,激活產業升級動能

“十五五”規劃明確提出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拓展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等新領域,濟南兩場對接會的產業導向清晰傳遞出這一發展信號。

中新交流會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主題,重點推進綠色能源、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這一布局精準契合“十五五”時期拓展綠色貿易“以服務業為重點擴大開放領域”的部署,通過與新加坡的合作,加速本地產業綠色轉型。同時,科技成果轉化領域的合作發力,更是打通“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的關鍵舉措,為新質生產力培育注入動力。

對日產業對接會則聚焦民生與環保領域的務實合作。醫養健康領域與希森美康等日企加強合作,節能環保領域則響應全球綠色發展浪潮,這種布局既滿足“十五五”規劃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內需導向,又通過產業合作拓展進出口平衡發展空間,實現“中國之需”與“世界之盼”的有機統一。

以會為媒,構建開放合作長效機制

兩場對接會并非孤立的交流活動,而是濟南融入“十五五”開放大局的常態化布局。作為儒商大會“‘商’為媒共謀合作發展”板塊的重要組成,活動延續了“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的大會主題,將儒家文化中的“誠信共贏”理念與現代經貿合作相結合。

從實踐效果看,濟南已通過儒商大會平臺推動濟南生物醫藥科技園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第三屆大會簽約項目中已有14個完工、23個開工,實際使用外資達1.7億美元。此次兩場專場活動進一步完善了“會前對接—會中簽約—會后落地”的全鏈條服務體系,這種機制化建設正是“十五五”時期健全海外綜合服務體系“落實好‘準入又準營’”的生動實踐,為長期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儒商大會開幕,濟南率先舉行的兩場對接會上,從對新的可持續發展合作到對日的產業鏈精準對接,濟南正以務實行動踐行“十五五”開放部署,為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注入強勁動能。在中新可持續發展合作交流會上,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劉強說,“獅城與泉城的合作,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編輯:唐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