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聚焦海洋經濟發展引領區建設,深入踐行大食物觀,積極構建現代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2024年全區水產品總產量達34.78萬噸,同比增長3.3%;實現產值約96億元,增長5.1%,在全區農林牧漁總產值中占比超過50%,在全市漁業產值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一,走出了一條具有新區特色的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海膽是一種藥食兼優的海珍品,素有“海洋軟黃金”之稱,營養價值豐富,市場前景廣闊。在海參、南美白對蝦、三疣梭子蟹、牙鲆魚等傳統優勢品種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新區漁業人將目光投向了養殖效益可觀的海膽新品種——紫海膽,積極探索養殖新品種、新模式。
前期,區海洋發展局帶領區漁業協會及重點漁業企業代表奔赴大連,深度調研大連海寶漁業有限公司、壯元海生態苗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圍繞海膽種質資源管理、生態養殖模式及產業鏈延伸等方面進行學習。并專門拜訪大連海洋大學海膽研究團隊,圍繞種質資源開發、生態養殖體系、病害防控技術等重點領域取經問道。
4月25日,青島金沙灘水產開發有限公司率先在海洋牧場區域投放10萬枚紫海膽苗種,開展網箱和吊籠養殖實踐探索,構建起立體化養殖矩陣。青島靈山海域生態海產有限公司和青島大欄石海洋牧業有限公司則瞄準工廠化養殖這一新模式,計劃于5月初引進紫海膽苗種開展養殖工作,力求突破傳統養殖時空限制,實現海膽養殖產業快速發展。
青島西海岸新區作為山東青島漁業的重點板塊,一直以其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著稱。從西海岸游向百姓餐桌的大菱鲆、海參、三疣梭子蟹、三文魚等經濟水產類,已為人所熟知。海膽在新區的示范推廣,將對新區海洋產業帶來積極影響,不僅能為當地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還將帶動加工、貿易和運輸等相關產業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下一步,新區將以系統思維謀劃海膽經濟新圖景,引導水產養殖企業開展大面積養殖推廣工作,在鞏固筏式養殖、底播增殖等傳統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海膽+海參+藻類”等生態養殖新模式,開發海洋牧場生物防控新功能,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助推新區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青島海洋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