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泰安營商環境 優質營商環境如何煉成?
泰安以“有解思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刀闊斧進行流程再造

  近日,在泰安儀陽通用機場項目現場,肥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為項目送上“綠卡”聯系卡和定制服務手冊,并耐心講解各項手續辦理流程。
  未來產業,重在搶先布局,離不開精準服務。為全力保障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項目建設,泰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優先將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項目納入“綠卡”保障范圍。
  作為促進泰安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重點工程,泰安儀陽通用機場建成后將發揮重要作用。泰安主動幫助企業梳理審批事項清單、定制個性化流程圖,幫助項目順利完成前期立項、空域使用等審批手續。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最大的競爭力、生產力。從成立山東省第一家市級行政審批服務局,到打造企業開辦“1545”服務模式,再到創新實施重大投資項目“綠卡”制度……近年來,泰安市以“有解思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聚焦企業、群眾辦事的痛點、堵點、難點,大刀闊斧進行流程再造,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優人才發展環境,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與泰安攜手,共同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泰安高位謀劃、頂格推進,黨政“一把手”親自帶隊外出招商,發起高質量招商引資新攻勢,一趟又一趟赴企業洽談,推介泰安投資環境,推進項目洽談落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次出訪活動下來,泰安取得的合作成果頗豐。中電建2×3300MW壓縮空氣儲能項目、英視睿達衛星產業研發運營基地項目……一大批補鏈延鏈強鏈項目紛紛簽約落地,成為泰安這片發展沃土上新的“座上賓”。
  把項目引進來,更要讓項目留得住、發展好。為做好招商引資的“萬全之策”,泰安對引進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全力保障簽約項目落地開工。
  科技創新是推動營商環境優化的重要動力。自2023年起,泰安啟動實施科技創新“雙十工程”,將突破產業共性難關的關鍵核心技術作為主攻方向,采取“揭榜掛帥”“軍令狀”等新型項目遴選組織方式,實施重大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51項,帶動開發新產品64個。針對重點產業鏈技術瓶頸,泰安市深化實施“百名專家泰安行百家企業進院所”行動,支持專家帶技術、帶成果來泰安“把脈問診”解難題,組織企業到高校院所“按圖索驥”找資源,累計解決技術難題320項、轉化科技成果213項。
  好的營商環境離不開好的人才環境。聚焦重點產業發展,讓“人才第一資源”釋放活力,泰安市制定實施了《關于做好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工作 助推新泰安建設的十條措施》和47個實施細則,著力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優質生態圈。圍繞深化校地合作、加快區域人才資源共建共享,泰安出臺校地合作聯席會議制度,推動校地聯合科研攻關、平臺載體共建共享、人才聯合培養、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全力支持駐泰高校發展壯大。
  金融“活水”助力企業拔節生長。泰安堅持財政、金融同向發力,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發展、未來產業布局。做大供應鏈金融規模,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開展數字金融惠企、企業上市提質等行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發揮政府引導基金撬動和資本招商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支持航空航天、低空經濟、數字經濟、合成生物等產業發展。目前,泰安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10家,1家企業在交易所審核,2家企業在山東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數據是泰安營商環境優化推進工作成果的最好展示: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8.9%,高于規模以上工業0.4個百分點。全市民營經濟經營主體達到59.5萬戶,占全部市場主體總量的98.9%。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達到20家、69家、61家、115家、598家。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如今的泰安,一處處工地熱火朝天,一個個項目高歌猛進,一批批企業茁壯成長,奏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音。(王洪濤 曹儒峰)

編輯:劉佳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