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寧7月10日消息(記者程立龍)7月10日上午,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水文化論壇在曲阜尼山開幕。來自12個國家的60位專家學者分別以主旨演講和圓桌對話的形式,聚焦“水文化與全球現代化”主題,圍繞水文化與人類文明歷史、全球合作共贏、人類命運未來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形成了一系列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價值的學術共識,為新時代水文化研究與全球水治理實踐注入了新的思想動能。

水利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冬順在致辭中指出,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首次設立水文化平行論壇,聚焦多元文明互鑒與水文化遺產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劉冬順就保護傳承弘揚水文化提出三點倡議:一是追溯江河文明之源,系統挖掘水文化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揭示水文化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二是豐富新時代水文化內涵,大力弘揚新時代治水的思路經驗,凝練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理念,建構河流倫理,生產出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水文化作品;三是加強水文化交流互鑒,共享治水理念、治水方案、治水經驗,深化互學互鑒,從不同文化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水安全挑戰。

山東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陳平在致辭時說,山東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水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千百年來,黃河文化、運河文化、海洋文化、泉水文化在這里兼容并蓄、相得益彰。近年來,山東著力加強水利遺產保護利用、深化水文化闡發傳播、豐富水文化建設載體,齊魯水文化的獨特魅力、突出優勢進一步彰顯。山東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立足治水新實踐,加快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先進水文化,為推進人類現代化進程作出更大貢獻。

論壇主旨演講環節聚焦“水文化與人類文明歷史”“水文化與全球合作共贏”“水文化與人類命運未來”三個分議題。論壇總結階段發布了《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水文化論壇倡議》,呼吁全球水文化界:尊重世界各國水文化的多樣性,強化不同文明之間水文化交流互鑒,積極構建全球水文化共同體,以對話彌合認知差異,以保護傳承歷史文脈,以協作應對共同挑戰,以創新開拓治水新途,讓跨文化交流匯成合力,讓多元水文化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本屆水文化論壇為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首次設立,由山東省水利廳、濟寧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水文化學會、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濟寧市城鄉水務局承辦。

編輯:唐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