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舉辦了以“齊力護心·魯韻新生”為主題的首屆人工心臟護心日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提升人工心臟術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搭建醫患交流平臺,關注患者的全方位康復,推動人工心臟診療技術的普及與創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陳玉國出席活動并致辭,心血管內科主任張澄參加活動并講話。心血管內科副主任楊建民主持活動。

陳玉國在致辭中肯定了心血管內科在人工心臟領域的突出成就,特別是在患者管理、技術研發等方面的不斷創新。他表示,人工心臟技術的進步和普及,不僅為患者帶來了生存的希望,也極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健康中國、健康山東”的發展目標。

張澄代表心血管內科全體醫護人員,向所有康復返院的人工心臟患者表示歡迎。他回顧了心衰治療的發展歷程,強調了人工心臟在終末期心衰治療的重要性,并表示齊魯醫院將繼續致力于人工心臟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推動人工心臟技術的廣泛應用。

曹廣慶作為心外科人工心臟主刀醫師在講話中提到,人工心臟技術作為一項高端醫療技術,已經不僅僅是延續患者的生命,更讓他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齊魯醫院在人工心臟領域的不斷探索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優化了手術和治療流程,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樹立了標桿。楊建民強調了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旨在通過人工心臟的“齊魯模式”,進一步加強患者的后期管理,關注患者的全方位康復,幫助每一位患者早日恢復健康、重拾生活信心。齊魯醫院心臟重癥團隊也將不斷完善治療流程,提升患者的治療體驗,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到最先進、最安全、最個性化的治療服務。

隨后,陳玉國與醫院多學科代表和患者代表共同見證了齊魯醫院首屆人工心臟護心日的正式啟動。這一活動的啟動標志著醫院在人工心臟技術及患者管理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活動不僅是對過去成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承諾。通過此類活動,醫院進一步鞏固了與患者及家屬的聯系,強調了全面護理、長期管理的重要性,展示了人工心臟患者從手術到康復、再到恢復正常生活的全過程管理。

心血管內科林宗偉主治醫師、心外科副主任曹廣慶、心外重癥監護室主任翟茜,超聲心動圖亞專業劉艷副主任醫師等多學科診療(MDT)團隊成員及人工心臟患者和家屬40余人共同參加。活動中,林宗偉結合隨訪經驗,向人工心臟患者普及居家管理的注意事項,強調日常健康監測和自我管理在長期康復中的重要性,特別提到了線纜護理、日常生活和假期出行的諸多注意事項,為患者回歸正常生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指導。齊魯醫院首位完成人工心臟手術的患者馬連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講述了與人工心臟相伴的日子,分享了自己在求醫路上的艱難歷程。他表示,是齊魯醫院心臟重癥團隊的醫生們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從每一次呼吸都伴隨痛苦,多次求醫心灰意冷,直到2022年有幸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成為第一個嘗試換人工心臟的患者。現在已經可以和家人一起經營餐館,回歸到正常人的生活。也想借此機會,鼓勵所有正在和終末期心衰斗爭的病友們不要放棄生的希望,堅持才有曙光。

隨后,人工心臟團隊的專家們和現場的患者進行了深入交流,患者和家屬們積極提問,專家們耐心解答。此次活動的舉辦,不僅為人工心臟患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也進一步促進了醫患之間的深入溝通。通過活動,齊魯醫院不僅展示了在人工心臟技術領域的成就,也展現了醫院對患者身心健康的全面關懷。隨著人工心臟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將有更多患者受益于這一先進的醫療技術,重新走上健康、充實的生活道路。齊魯醫院也將繼續走在人工心臟技術發展的前沿,致力于推動這一領域的創新與突破,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林宗偉 尹璐)

編輯:李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