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正成為山東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注腳。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肖寧近日表示,當前山東保險業車險占比下降,健康險、信用保險等業務增速較快,反映出行業正加快向保障型、服務型方向轉型,保險功能持續回歸“保障本源”。
這一結構性變化在《2024年山東保險業發展暨社會責任報告》中得到印證。報告顯示,2024年山東省實現保費收入3598.09億元,規模位居全國第三。在總量穩步增長的同時,業務結構的優化升級更為引人關注。
肖寧表示,業務結構的變化說明保險行業正由“銷售導向”向“保障導向”轉變,更加注重風險管理和社會保障功能的發揮。“這一轉變既體現了行業發展的成熟,也反映了居民風險意識的提升和多層次保險需求的釋放。”
在推進行業專業化建設方面,第八屆齊魯金融理財師大賽發揮了重要作用。肖寧表示,這項品牌賽事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訓,幫助保險從業人員系統學習金融知識和財富規劃技能,為消費者提供更科學、更負責任的保險理財服務。他認為,保險理財師已成為推動行業“回歸保障本源”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力量。
“通過專業咨詢幫助客戶實現家庭資產安全配置、養老健康規劃和風險防護,這本身就是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肖寧表示。
據了解,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近年來在推動行業規范發展、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打擊保險欺詐行為、推動科技賦能與普惠金融等方面持續發力:
推動行業規范發展。 完善行業自律機制,發布多項行業規范與服務標準,持續推進車險理賠、銷售行為等重點領域的自律建設。
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通過設立保險糾紛調解中心、發布消費提示、組織保險“五進入”活動,不斷提高公眾保險認知度和滿意度。
打擊保險欺詐行為。建立全省反保險欺詐信息共享平臺,組織專項治理行動,提升防詐控詐能力。
推動科技賦能與普惠金融。 指導會員機構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提升風控與服務水平,支持農村保險、養老保險、惠農保險等普惠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據肖寧介紹,近年來協會的典型案例包括:發布《事故車輛損失鑒定評估規范》《保險行業服務質量規范》等行業標準;與公安、法院等部門建立“反保險欺詐聯動機制”;建立行業信息平臺,推動大數據跨行業應用;組織“保險進社區、進校園”活動,累計覆蓋群眾超百萬人次。
此外,近年來,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還通過完善自律機制、設立糾紛調解中心、建立反保險欺詐信息共享平臺等舉措,為行業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面向2025年,肖寧透露,協會將重點圍繞“高質量發展、數字化賦能、綠色化轉型”三條主線開展工作,在數字化轉型、綠色金融、養老健康保險等領域推出具體支持計劃,同時加強多層次人才培養,打造專業化隊伍。
展望未來,肖寧認為,未來3至5年山東保險業機遇與挑戰并存。行業將堅持深化保障功能、創新產品服務、提升治理能力,努力實現“有溫度、有擔當、有價值”的高質量發展。他表示,山東保險業將認真落實中央部署,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大局,開啟行業發展新篇章。(來源:齊魯金融理財師大賽組委會)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