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寧9月11日消息(記者汪曉青 實習記者韋思念)9月10日,青海省西寧市“文明新風培育成果”觀摩交流活動在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展開。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韋思念 攝)

走進大通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皮影戲被創新為移風易俗“擴音器”,表演者將高額彩禮、薄養厚葬等舊俗編入影窗,把“大道理”化成“小故事”,用非遺演繹講政策、用民族旋律聚共識,文明新風尚正悄然取代舊習俗。

皮影戲演繹文明新風(央廣網發 韋思念 攝)

近年來,大通縣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不斷改善群眾精神風貌,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精神文明建設水平顯著提高。

熱鬧的文化廣場上,文藝演出將“大道理”改編成“小故事”,用鄉音唱透條文,掌聲笑聲里,新規新政入腦入心。演出結束后,經驗交流座談會即時召開,各鄉鎮代表對照現場所見、所聞、所感,亮數據、談做法、議短板,共同梳理移風易俗的可復制路徑,為移風易俗從“一處美”邁向“全縣美”再聚共識、再明方向。

觀摩交流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韋思念 攝)

在文明實踐的道路上,大通縣持續探索創新路徑,逐步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設品牌,為構建文明和諧新大通注入了強勁動力。此次活動的舉辦,標志著當地移風易俗工作邁上新臺階,文明新風正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編輯:張海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