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寧4月22日消息(記者張海東)在青藏高原之上,一座融合科技與文化的智慧圖書館正悄然崛起,它就是西寧市圖書館。
西寧市圖書館成立于1979年12月,2021年9月西寧市圖書館新館建成并向讀者開放。2023年起,西寧市圖書館全力打造全省第一家“文旅融合”先行示范智慧圖書館,如今已初見成效,成為高原地區智慧閱讀的標桿。
視頻拍攝制作:張海東
建設智慧化管理平臺,開啟便捷閱讀新體驗
西寧市圖書館以科技為筆,智慧為墨,精心勾勒出高效的閱讀服務藍圖。建成“大數據分析平臺”,通過對讀者借閱數據、閱讀偏好等信息的深度分析,精準把握讀者需求,為資源采購、活動策劃提供科學依據;“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讓讀者無需攜帶實體證件,刷臉即可輕松進館,極大提升了入館效率;“手機借還”功能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讀者通過手機就能完成圖書的借還操作,真正實現“隨時隨地,想借就借”;“圖書3D導航定位”更是如同為讀者配備了一位智能向導,讀者只需在系統中輸入書名,就能在三維地圖上直觀看到書籍所在位置,告別以往在書架間盲目尋找的困擾。
西寧市圖書館內掃碼借書系統(央廣網記者 張海東 攝)
同時,圖書館開放了多媒體影音室、預約自習室、虛擬演播室等智慧空間,并提供手機終端預約模式。讀者可以提前在手機上預約使用時間,到館后即可享受專屬空間。在多媒體影音室,讀者能通過高清設備欣賞經典影片、聆聽學術講座;虛擬演播室則為熱愛創作的讀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可以錄制讀書分享視頻,將自己的閱讀感悟傳遞給更多人,沉浸式體驗智慧圖書館帶來的便捷與樂趣。
智能查詢系統(央廣網記者 張海東 攝)
提升館員智慧服務效能,打造高效工作新生態
為了讓圖書館服務更加高效、精準,西寧市圖書館著力提升館員智慧服務效能。配置RFID館員工作站、盤點儀、RFID自助借還機等專業自助設備,實現圖書館RFID自動化設施全覆蓋。以往館員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圖書盤點、借閱登記等工作,如今借助RFID技術,只需使用盤點儀在書架間輕輕一掃,就能快速完成盤點任務,準確掌握圖書的在位情況;RFID自助借還機則讓讀者能夠自主完成借閱和歸還流程,館員得以從繁瑣的基礎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讀者咨詢、閱讀推廣等個性化服務中,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也為讀者帶來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西寧市圖書館一角(央廣網記者 張海東 攝)
打造多元智慧空間,營造全觸覺視聽閱讀新環境
西寧市圖書館充分發揮科技優勢,打造多元智慧空間,為讀者帶來全觸覺視聽閱讀學習新體驗。館內配置智能交互服務機器人,它不僅能為讀者提供圖書查詢、位置指引等基礎服務,還能與讀者進行智能對話,解答各類問題,成為讀者的貼心“小助手”;AR魔法墻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將平面的圖書內容轉化為生動立體的虛擬場景,讀者只需用手機掃描墻面圖案,就能看到恐龍“復活”、歷史場景重現,讓閱讀變得妙趣橫生;3D蛋形視聽椅以其獨特的造型和沉浸式的視聽效果,為讀者打造了一個私密的閱讀空間,讀者坐在其中,戴上耳機,仿佛置身于知識的海洋,享受專屬的視聽盛宴;瀑布流電子書下載機則展示著海量的電子圖書資源,讀者只需輕輕滑動屏幕,就能瀏覽各類書籍,掃碼即可將喜歡的電子書下載到手機中,隨時閱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