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2月25日消息(記者劉湛)在今天下午舉行的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黎勇稱,市人力社保局圍繞需求、供給兩端發力,多管齊下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用工保障。
優化招工政策。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參與企業復產復工,對介紹勞動者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按規定給予補貼,補貼標準為成功介紹一個失業人員或農民工,給予200元/人補貼;成功介紹一個就業困難人員或貧困對象,給予500元/人補貼。對為全市重點電子企業送工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介紹的勞動者穩崗三個月及以上的,除按政策享受最高1500元/人招聘補貼政策外,還可享受600元/人應急補貼和最高不超過1000元/人的緊急組織補貼。注重激發企業主體作用。企業吸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等就業的,按其實際為招用人員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對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成員、未就業殘疾高校畢業生等就業的,還可享受6000元/人的一次性崗位補貼。
狠抓供需對接。摸底數:企業用工需求方面,依托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多渠道分批次收集全市企業空缺崗位22萬余個,在“重慶就業”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開辟勞動者線上登記專區,結合社區入戶走訪,采集7.6萬余名勞動者返崗意愿、就業需求等信息;搭平臺:按照疫情防控需要,積極會同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將線下招聘活動全部轉移至線上,開展“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24小時線上招聘行動,并通過三大通訊運營商,累計發送“就業崗位網上找”等信息3000余萬條,引導求職者積極參與網上求職招聘;促對接:開發智能就業信息平臺,通過大數據比對等方式,自動匹配企業崗位需求和勞動力就業意愿3萬余人次,為供需對接提供了基礎。強服務。建立務工人員出行分組編隊、行前建群、準備物資、出發簽到、途中銜接、抵達對接“6步工作法”,與四川省建立務工人員健康證明互認機制,加快推動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復工。截至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員工返崗61.3萬人,環比提高7.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