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新貌(央廣網發 璧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央廣網重慶12月13日消息(記者吳新偉)近日,落戶重慶璧山區多年的顧地塑膠公司順利地拿到了工廠產權證。此前,因為在建設過程中手續辦理滯后,后因政策變更辦理更難。這一歷史遺留難題直到近期該企業向政府發起“吹哨”才帶來改變。
今日,璧山區常務副區長張獻強在該區推行系列舉措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建立“企業吹哨、部門報到”的互動機制。
所謂“企業吹哨”,即市場主體通過10余種渠道提交訴求建議,發起“吹哨”。相關部門統一收集甄別、及時辦理反饋,實現部門“報到”。區組建專班、打通渠道對企業訴求進行收集、甄別和整理、分類。“線上”搭建政企互動電腦平臺端和手機客戶端(政企通),開辟黨政內網辦公系統銜接模塊。“線下”設立政企互動服務中心,開通96006熱線電話。
“企業之家”內景(央廣網發 璧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同時,建立流程、科學化管理。凡企業發起的“吹哨”,承辦單位須在規定時限內將辦理結果反饋給區營商環境辦,再統一反饋給“吹哨”企業,最后由企業對辦理結果進行滿意度評價。目前,已征集316個企業訴求問題,立查立改協調解決市場主體訴求問題95個,其余涉及土地需求、生產成本、轉型升級等問題正在抓緊協調解決中,企業普遍予以肯定。
顧地塑膠公司負責人說,我們“吹哨”后,由區營商環境辦統籌交辦,包括地稅、市政、環保、規劃、消防等9部門紛紛“報到”,只花了幾個月就把產權證辦下來了。
區委統戰部長劉晉介紹,建立“企業吹哨”制度是軟件建設,而搭建“企業之家”交流新平臺,則是改善營商環境的硬件建設。
他說,為給全區53600多家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寬松透明的交流環境,璧山區專門挑選了位于政府辦公樓以外的一個四合院落作為政企溝通新陣地,取名“企業之家”。選址秀湖公園旁,建設總面積1000余平方米,職能部門上門聽取意見和訴求,并定期集中研討、辦理解決。
今年以來,“企業之家”已舉辦活動10余場,參與人數2000余人,通過“部門擺攤,企業趕場”、區領導輪流“坐班”等形式,共收集綜合企業反映的問題48個,現已協調解決問題46個。近日,在由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9新時代中國繁榮城市論壇”上,璧山“企業之家”榮獲“中國繁榮城市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范例”獎。
璧山“企業之家”(央廣網發 璧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致力于打造“田園都市”的璧山區,推行系列舉措改善營商環境。為解決企業流動資金難題,成立“風險資金貸”,組建20億元的“風險資金池”,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困難;成立新行政服務中心,設置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打造24小時“不打烊”政府;組建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促進成熟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據統計,今年,璧山區新增科技型企業136家,預計年底總量達470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53家,年底總量達172家。2019年前10月,該區新開工項目310個,涉及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電子信息、食品醫藥、總部經濟等門類,總投資額608.53億元,利用外資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