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沙6月19日消息(記者鄧文輝 通訊員牟建平)自3月中旬在湖南常德市召開了全省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建設現場應用推進會之后,截至目前,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先后迎來省內多年交警支隊參觀考察團,前來交流學習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建設經驗,并為各交警支隊贈送了平臺建設宣傳片視頻資料和功能應用宣傳手冊,使平臺建設“常德經驗”全省得到逐步推廣應用。
據了解,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是公安部在全國推廣應用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項目之一。從去年1月起,常德交警部門率先在全省試點建設應用,并在年底,在全市轄區國省道重點路段,建成了28個公安交警執法服務站,532個執法取證設備,99套卡口系統以及1200多路視頻監控和420多個流量檢測器,還有在橋梁、臨水路段設置的氣象檢測器等硬件設施。組織全體民警開展“集成指揮平臺”軟件系統操作應用培訓后,從今年春運起開始啟用。各交警大隊通過平臺的“緝查布控、非現場執法、交警執法站、交通狀態監管、應急指揮、勤務管理、交通態勢分析七大功能”,運用平臺的圖像二次識別系統,大數據技術手段,對過往車輛進行自動識別比對,準確鎖定假牌、套牌、逾期未年檢、超速、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并通過報警,確保每個執法服務站的駐站民警及時設卡攔截,做到有針對性地精準打擊交通違法行為。并運用電子地圖,對全市轄區主要道路實行網上視頻巡邏,確保就近調度周邊警力,進行疏堵保暢。
據常德交警支隊支隊長邱兵泉介紹,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通過半年來的應用,打破了以往的“數據壁壘”,并改變了過去“人海戰術”的陳舊警務模式。在整合交警內部系統信息的基礎上,實現了與治安、刑偵、禁毒、反恐等部門信息資源共享,并匯聚交通、運管、安監、城管、高速公路、保險、社會停車場外部資源,形成匯聚整個交通管理信息的“大數據中心”,實現了公安交警勤務模式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