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陽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基地聯合法庫郵政,在東北地區首次實現鄉村無人機配送運行。這不僅是運輸技術的重大升級,更是北方縣域現代化治理的創新實踐,積極響應了國家關于鄉村振興和低空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導向。
作為遼寧北部縣域,法庫創新打造“縣城(集散中心)—鄉鎮(分撥中心)—村(便民點)”三級無人機配送體系,以“空中運輸+地面協同”模式,為北方縣域提供高效便捷的流通解決方案,破解長期以來“城鄉流通慢、末端配送難”的痛點。
沈陽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基地低空綜合飛行服務保障中心正在進行飛行保障(法庫縣委宣傳部供圖)
三級體系創新:重構縣域流通運行架構
針對平原地區鄉村分布廣、傳統運輸效率低的現狀,法庫突破性提出“三級節點聯動”模式:
縣級集散中樞:以縣城為核心樞紐,整合報刊、文件等城鄉流通物資,通過智能分揀系統完成干線運輸前的集中調度與數字化管理;
鄉鎮分撥節點:在全縣鄉鎮設立無人機起降中心,作為“空中運輸中轉站”,承擔縣域物資從干線到支線的銜接功能,實現“陸運轉空運”的無縫切換;
村級服務終端:依托行政村現有便民網絡,打造末端配送支點,既負責報刊、文件即時簽收,又收集相關上行需求。
村莊的郵政無人機為村級便民點配送(法庫縣委宣傳部供圖)
無人機配送實效:空中通道提升流通效能
相較于傳統車輛運輸,無人機配送展現顯著優勢。時效提速,從鄉鎮分撥中心到偏遠村級便民點,無人機單程飛行最短僅15分鐘,較傳統路線節省70%以上時間,實現“上午分揀、下午送達”的高頻次配送;成本優化,減少車輛投入及長途運輸損耗,綜合成本降低40%,尤其為地廣人稀區域的配送提供經濟性保障;產業聯動,除日常報刊、文件投遞外,無人機同步開辟“物品空中專線”,相關物品通過低空運輸直達縣城,助力本地相關資源以更快速度對接市場。
通航產業支撐:科技與流通的深度融合
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為無人機配送提供全鏈條技術保障。在航線設計方面,依托法庫縣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地形地貌特征,規劃“直線低空航線網絡”,通過氣象監測與障礙物規避技術,確保飛行安全與穩定性;在智能管理方面,借助通航基地無人機管控平臺,實時監控無人機飛行狀態,動態優化配送路徑,實現運輸效率最大化;在場景拓展方面,未來將探索“無人機+”等多種應用場景,推動通航技術與縣域產業多元化融合。
法庫相關負責人表示,三級無人機配送體系的落地,標志著縣域流通從“傳統陸運依賴”向“空陸協同創新”轉型。未來將擴大覆蓋范圍,并推動該模式向東北地區同類縣域推廣,為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應用范例。
此次東北首飛不僅是運輸技術的升級,更是北方縣域現代化治理的創新實踐。隨著低空經濟政策的深入實施,法庫正以“通航產業+流通革新”為雙引擎,加速城鄉低空經濟要素流動,暢通鄉村振興“微循環”。(法庫縣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