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渤海灣,春意盎然。在大連大長山、煙臺長島等海域,養殖工人駕駛船只,開展貝類養殖、浮漂更換等海上生產作業,呈現出一派“海上春耕”的繁忙景象。為保障海上牧魚撒苗作業的用油需求,中國石油東北銷售精心組織油品調運工作。截至4月9日,本月已累計向山東、天津、遼寧、河北等渤海灣地區配置柴油15.1萬噸。
4月份以來,渤海灣海上水產苗種進入“播種”關鍵期,涉海企業加緊基礎設施建設、漁業播種和繁育,夯實“藍色糧倉”基礎。東北銷售升級“五位一體”服務保障措施,根據往年市場運行情況,科學預判柴油市場需求,建立動態庫容庫存模型,根據各油庫空間情況,實時控制供應進度,將發運任務重點細化到周、落實到天。同時,與省市銷售公司、碼頭、煉廠建立24小時聯動機制,實時掌握船舶動態與油品消耗規律,分析歷史數據,提前備足各島柴油資源,確保油品供應與漁船需求精準匹配。此外,與昆侖物流公司緊密合作,開辟“綠色通道”,根據各漁港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狀況優化運輸線路,減少運輸時間和成本。
面對春季多霧、大風等惡劣天氣的挑戰,東北銷售大連分公司密切關注海事氣象信息,借助船訊網實時監控船舶動態,靈活調整靠港計劃。與煉廠聯動開通“緊急補貨通道”,一旦油品短缺,迅速切換裝貨港,以最快速度完成船舶靠港作業,縮短船舶靠港與裝船時間。
編輯:莊濱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