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沈陽法庫縣葉茂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里,一場別開生面的布藝手工教學活動正在熱鬧進行。伴隨著窗外此起彼伏的驢嘶馬鳴,30余名村民坐在長案前,穿針引線間,一匹匹憨態可掬的布藝毛驢漸漸成形。這場以“驢文化”為主題的布藝文創手工教學活動,正悄然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活力。
指尖傳承,喚醒鄉土記憶
據了解,葉茂臺鎮與驢產業淵源深厚,“驢”早已超越勞動伙伴的角色,成為深刻的文化符號。此次活動特別邀請縣石橋小學美術教師、社區學院兼職教師張宏現場指導,她穿梭于學員間,耐心示范“藏針法”,指導配色技巧,讓各式靛藍布、碎花布煥發新生。
張宏說:“在葉茂臺鎮的邀請下,縣社區學院主動根據法庫縣驢產業宣傳規劃,將驢文化知識巧妙融入手工教學,把課堂變成產業宣傳的前沿陣地,全力配合‘遼西驢之鄉’品牌建設!希望這些充滿溫情的布藝作品,能成為葉茂臺‘驢主題旅游線路’的特色紀念品。”
老幼共學,編織文化紐帶
活動現場,老少咸集。老一代村民指尖翻飛間,喚起了曾經與驢相伴的農耕記憶;年輕人們則在新奇探索中,觸摸著家鄉的文化根脈。
學員李鳳霞大姐興奮地說:“今天我是領孩子來學習的,驢文創精致可愛,針腳密實些,驢耳朵立得更精神!”
“以前只知養驢賣肉,沒想到驢文化還能變成藝術品!這些布藝品,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學員張麗感慨道。
文創賦能,推動產業振興
本次布藝教學活動,是葉茂臺鎮深挖文化資源、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一步,不僅讓布藝驢躍然掌上,更在人們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
黨委副書記母立波介紹:“布藝手作是推廣‘驢文化’最接地氣的形式。未來我們將開發系列文創產品,從掛飾到家居擺件,形成完整產業鏈。”
這些獨具特色的布藝驢,將成為葉茂臺鎮發展鄉村旅游、打造特色伴手禮的重要名片。一頭頭從布料中誕生的“文化使者”,正穩穩馱著葉茂臺人的匠心與夢想,向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穩步前行。
鎮長周喆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將‘葉茂臺布藝驢’打造成品牌,通過培訓擴大手藝人隊伍,結合驢肉美食、互動體驗實現文旅融合,讓文化真正成為富民增收的新引擎!”(法庫縣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