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染遼河岸,墨香滿康平。11月9日至11日,中國作協文學“縣”場活動將在沈陽康平舉辦,讓沉睡在書頁里的文字蘇醒,化作可聽、可看、可玩、可感的城市風景,邀你共赴這場冬日里的“文學嘉年華”。
名家對談 讓文字與故鄉撞個滿懷
當文學大咖齊聚遼北,便有了故事里的溫度。11月9日,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彥與主席團委員老藤,將圍坐暢談“文學里的故鄉”,把鄉愁揉進字句。隨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鮑爾吉·原野、孫惠芬,“駿馬獎”獲得者蘇蘭朵等本土作家,將帶著東北大地的煙火氣,講述黑土地上的故事;11月11日,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鐘求是、穆濤、陳倉及中宣部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津子圍,將開展名家對談《大文學觀視野下地域文化書寫》。更有《中國作家》編輯現場改稿,讓每一顆文學種子,都能在康平的土壤里尋到生長的力量。
文學市集 把樂趣藏進墨香里
11月9日的康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圖書館),會變成一座裝滿文學詩意的樂園。主舞臺上,《星空與半棵樹》短劇會暈開溫情,文學朗誦的聲音會漫過耳際;圖書展區里,作家出版社、北方圖書城的好書疊著墨香,《人民文學》《鴨綠江》等名刊裹著新意;文創非遺區,沈陽與康平的老技藝閃著光,互動區的詩詞接龍、作品問答藏著巧思——發社交平臺打卡,還能把快樂揣進口袋。記得領一張打卡地圖,集滿印章換限量文創,讓這份文學記憶,能輕輕捧在手心。
民俗與生態 在大地間讀一首詩

民俗(康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文學從不是紙上的字,更是生活里的煙火、自然里的風光。11月9日下午,西關屯鄉“北村”會飄起東北民俗的香:揉一塊粘豆包的軟,磨一碗豆腐的醇,串一串糖葫蘆的甜,看老式爆米花機“砰”地炸開暖意,再跟著藝人剪一張窗花,讓指尖沾著傳統的韻。室內二人轉唱腔繞梁,暖炕上的東北味飄著,和作家、村民、藝人圍坐聊天,生活里的故事便成了最好的素材。待到夜幕降臨,篝火燃起時,扭一場秧歌,讓笑聲與歌聲,落在遼北的冬夜里。

美食(康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11月10日的生態文學實踐,會帶你走進康平的自然詩行。臥龍湖上候鳥掠水,濕地科普館里藏著生態的秘;博物館里歲月低語,海洲松林里松風穿隙,王家觀鳥臺旁飛鳥振翅——每一處風景,都是能寫進文字里的詩意。

臥龍湖(康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11月,讓我們帶著對文學的熱愛,在遼河灣的冬日里,與名家對話,與書籍為友,與民俗相遇,與自然相擁,讓文學成為照亮生活的光。我們在康平,等你共赴這場文字的盛宴!(來源:康平縣委宣傳部)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