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正式印發通知,在鞍山兩級法院先行先試經驗基礎上,確定全省8家中院及10家基層法院作為試點,推廣庭審優質化工作機制經驗。

什么是庭審優質化?在方便群眾訴訟、實質化解矛盾糾紛方面帶來哪些變化?對法官的能力素質提出怎樣的要求?為何值得推廣借鑒?

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來到了鞍山法院,深入探訪“優質化”庭審的“庭”上技巧和“庭”外功夫。

理念先行,“小切口”破解群眾解紛難題

“旁邊施工把排水溝填上了,又趕上連降暴雨。”村民王強(化名)回憶起去年這時候,抬手一指,告訴記者,“這一片都淹了,1400多畝玉米都泡在水里。”

仲秋時節,海城市騰鰲鎮東甘村,玉米豐收在望,農人臉上掛著笑。很難想象,一年前這里受災嚴重。村委會多次出面協調賠償未果,41戶村民和水利工程施工單位不得不對簿公堂。一邊是百姓生計,一邊是民生工程,案子很棘手。

“當時雙方各執一詞,如何引導他們在同一‘軌道’對話?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發揮了作用。”主審法官陳妍回憶道。她建了一個微信群,指導雙方按照示范文本格式對自己的訴求和相應證據進行分條列點、一一對應地闡述。

到現在,王強手機里仍保存著去年打官司時微信群聊天記錄,群里能看見先于庭審“動起來”的“書狀”。據他回憶,從立案到開庭前的兩個月里,法官引導原、被告在微信群進行了三輪訴答對應的書面質證,每一輪達成一致的觀點不再進入下一輪,最終將爭議焦點限縮到“被告施工作業與原告玉米耕地受損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原告玉米受損的經濟損失數額”。

在充分有效的書面溝通基礎上,施工單位同意村民提出的鑒定要求。鑒定結論很快出來了:暴雨和施工修建臨時道路引起排水不暢都對耕地受損有影響。

示范文本就像訴訟導航,跟著“走”能省時省力到達目的地。王強告訴記者,通過群里一來一回的書面往來,他能及時看見對方的想法和證據,“鑒定結果再一出,不用開庭我心里也對賠償金額有了預期”。

“在這階段,法庭再適當釋明調查結果和法理判例,當事人接受起來水到渠成。”陳妍介紹,41起案件最終全部以雙方各退一步、互諒互讓的方案促成庭前調解結案。

自2022年9月推行庭審優質化以來,鞍山法院審判業績提升明顯:截至9月底,上訴率已從兩年前的14.31%下降至11.01%;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從55.31%下降至24.81%;調解率從18.9%逐年提升至20.94%。

定分不易,止爭尤難。庭審優質化何以能實質性化解糾紛?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長順介紹,根本在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法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始終秉持“如我在訴”意識,充分尊重當事人的程序主體地位。“當事人不是審判活動所支配的客體,而是作為訴訟主體被賦予預測法院所持法律見解的機會,引導其準確表達訴求、提出證據,參與到發現事實真相及適用法律的全過程,這才是讓輸贏明明白白、心服口服的秘訣。”

改革源于問題驅動。“通過深入調研,我們發現在以往的庭審中,普遍存在當事人訴答意見各說各話,庭審偏離重點,爭議焦點得不到集中、充分辯論,導致反復多次開庭。部分法官沒有對當事人不明確、不完整的訴訟請求進行有效釋明,導致當事人對判決不服,進而上訴、申請再審,最終導致‘一案結數案生’,嚴重影響審判質效和當事人訴訟體驗。”鞍山中院研究室負責人趙夢薇介紹道,庭審優質化正是從訴答文書規范化、書狀先行、爭點整理前置、全流程釋法等“小切口”新型庭審技術入手,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套貫穿庭前、庭審和判后的解決方案。

久久為功,“大培訓”提升法官業務素質

1月16日,鞍山中院召開2025年度庭審優質化工作培訓會。會上,一支由鞍山中院、臺安縣人民法院、鐵東區人民法院、鐵西區人民法院的6位青年法官組成的“講師團”以案例分享的形式,向兩級法院全體員額法官、法官助理以及律師代表講授了運用庭審優質化辦理不同類型案件的技巧和心得。

交流案例涵蓋了機動車道路交通糾紛、農村土地糾紛、物權保護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等“簡案”“難案”,全部以撤訴、調解或服判息訴結案。這些都是從兩級法院兩年多以來開展的900多場觀摩庭審中脫穎而出的。

“非常實用,很受啟發。”參訓法官評價道。

“司法改革以審判為中心,審判以庭審為中心,庭審方式改革承載了司法改革的重要期待和價值。”鞍山中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郭暢談道,做好庭審優質化是做實“公正與效率”的基礎工程,而“工程師”正是法官,法官對新型庭審技術的駕馭能力決定了工程質量,鞍山中院黨組一直把提升法官辦案能力作為庭審優質化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

2022年9月以來,庭審優質化培訓貫穿日常、覆蓋全員,鞍山中院審管辦主任吳甲說道:“既講究系統化,也關注碎片化;既有實訓操練,也有制度總結;既有骨干帶頭,也要百花齊放。”

圍繞法官在事實認定和舉證責任分配方面存在的能力短板,鞍山中院先后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聯合開設了“新型庭審方式專題培訓班”“法律適用能力綜合提升專題培訓班”“證據審查專題培訓班”三個梯次階段的“大師課”,近40門精品課程有計劃地打牢了庭審優質化從概念認識到深度應用的理論基礎。

每周一,鞍山全市兩級法院法官都會收到“早間學習時段”自學微信群推送的一周學習內容。包括理論文章、前沿觀點、經驗借鑒等。

通過開示范觀摩庭,推行庭審優質化“賽馬”機制,鞍山中院組織“比武打擂”活動,以庭代訓,讓法官們同臺練兵、打磨技能、以庭代訓、練在平時。

鞍山中院陸續出臺了釋明權行使操作指引、爭點整理、舉證證明責任分配等系列庭審優質化配套規范性文件,提供優質化庭審的學習指南。

“從思維框架的搭建,到技術骨肉的填充,這些培訓讓我們學會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處理棘手的案子。”從業20多年的“資深法官”王巖告訴記者,作為民二庭庭長、同時也是審委會委員,這兩年見證了不少審委會的難案匯報,最終是從“請求權基礎”“法律條文適用”這樣的基本功上找到突破口的。

據介紹,最新一輪示范觀摩庭又將啟動,要求以庭長、副庭長、審判骨干承辦案件優先進行。同時,鞍山中院4個民事審判庭將分組到現場對基層法院觀摩庭活動開展條線指導。

據統計,2024年至2025年9月,鞍山兩級法院一、二審民事案件適用庭審優質化,促使案件在庭前得以化解,調解、撤訴的比率達53.85%。開庭審理的,庭審時長同比縮短50%以上,平均庭審時間保持在40分鐘至60分鐘,一次庭審完畢率達95%以上。

6月起,鞍山中院與市總工會、市人社局聯合舉辦的全市首屆審判業務技能競賽也正在面向全市法官如火如荼開展中,主要考察的就是庭審優質化技能。

協力增效,“全方位”統籌改革落地見效

良好的訴答文書是庭審成功的一半,鞍山法院的庭審優質化改革的開端也在這里。“訴答文書主要執筆人便是律師,所以我們在推行訴答文書規范化過程中,十分重視爭取律協的參與和支持。”鞍山中院立案一庭庭長孟麗鴻介紹道。

鞍山市律師協會會長成守印表示,2022年9月以來,通過聯合培訓、協作課題研究、選派青年律師立案窗口值班等形式,法院和律協在改革的必要性和路徑上不斷凝聚共識。

作為鞍山最早一批參與訴答文書規范化應用推廣的青年律師,宋世梟在法院值班“窗口”參與訴答文書應用推介工作的過程中,對改革從疑問顧慮轉向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每次聽我們介紹完,當事人普遍反映都是‘這個好,那我起訴狀不能隨隨便便地寫’,訴答文書規范化一方面對我們律師從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鞍山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整體形象”。

目前,鞍山法院規范化訴答文書模板及最高人民法院示范文本涉及案由的收案數量涵蓋民事、行政部類的85%,共計應用案件超6.6萬件,組織兩級法院法官、市律協律師、專家學者等召開聯合培訓、座談會、推進會46場次,參訓律師500余人次,鞍山本地律師訴答文書應用率達100%。

“相比于傳統庭審方式以法律關系分析法為基礎的審理思路,庭審優質化改革強調請求權基礎分析法的確定。圍繞請求權基礎審查要件事實,能夠將當事人和法官引入到同一個平臺上進行溝通對話,將矛盾糾紛引入到法律框架下來解決。”鞍山中院民一庭負責人劉曉強介紹道。

早在2023年7月,鞍山中院召開深入推進庭審優質化座談會,邀請省內外民訴法知名學者與一線法官對談,會議主旨就是探討“如何把庭審優質化做成品牌、做成樣本”。

會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傅郁林、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章武生表達了對庭審優質化的贊許:“可以看出鞍山中院在庭審優質化工作中的系統化思考和配套性安排,律師協會作為制度制定和落實的主體真正參與到整個改革過程中,包括這樣高規格的學術實踐研討,都充分體現了鞍山法院在推動改革過程中對吸納社會各界意見和實現多方力量協調配合的重視。”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鞍山中院召開庭審優質化案例展示會,9位來自省內各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應邀到場,涉及多個民生領域的解紛案例,引發了代表們的強烈共鳴和熱烈討論。

新的工作機制更加便民利民是代表們最明顯的感受。一位代表在發言中說:“庭審不僅提高了法院辦案效率,更重要的是讓老百姓打官司的感受更好了,既清楚知道狀子怎么寫,也明白結果為什么這樣判,不用跑多次,省時省力。”

對于多次參加鞍山法院庭審優質化庭審觀摩和案例推介活動的全國人大代表、鞍山市第十三中學正高級教師官啟軍來說,故地重游,看到了更多新成效,見證了法官業務能力的顯著提高,讓她發自內心希望推動庭審優質化在更大范圍內家喻戶曉,讓更多老百姓受益。今年兩會期間,她將庭審優質化工作機制進行了推廣介紹。

“鞍山兩級法院將繼續錨定目標、一以貫之,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一錘地敲下去,讓‘如我在訴’、實質解紛的意識成為鞍山法院每一名法官的自覺,不斷推動以庭審優質化工作為引領的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落在實處。”鞍山中院黨組書記、代院長趙林表示。

編輯:李子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