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0日消息(記者楊曉)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強監管”之下,P2P網貸正摒棄粗放式發展模式,逐步向規范化過渡。伴隨洗牌,一些互聯網金融巨頭也開始出現在這一領域,比如這兩天已率先進入備案階段的京東。這是偶然現象嗎,他們的入局將給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京東“終為所動”,進軍P2P行業
作為全國首個正式印發網貸備案登記管理辦法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這兩天,廈門金融辦再次領全國之先,對外公示網貸機構備案名單。引人關注的是,京東旗下一個多月前剛成立的京東旭航赫然在列。
這意味著,年初時還曾聲稱對P2P行業“不為所動”的京東,要進軍P2P網貸了。京東金融一名工作人員對此予以確認,并表示業務尚未開展還處于籌備階段:“廈門金融辦已經公示了,我們是5家公司的其中一家。公司9月份剛注冊,還沒開展業務。”
對于之前的“不為所動”,京東回應,因為此前網貸行業比較混亂,企業資質良莠不齊,監管政策也不甚明朗。人人貸一位相關負責人肯定了這一說法,他說盡管P2P網貸已在國內發展10年,但在2015年之前,一直處于“野蠻生長”階段,“這給行業的整體口碑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給金融業也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數據顯示,P2P行業異軍突起,一度超過4000家,但也存在種種亂象。隨著國家系列政策出臺,法規完善,監管趨嚴,行業才開始回歸理性。 “1+3”監管框架形成后,政策明朗之下,京東開始入局。
涉足P2P彌補京東牌照短板
廣東互金協會秘書長、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指出,知名企業集團涉足P2P,已經數見不鮮。但是進入備案階段,尤其是相比競爭對手BAT,京東更具野心,而此番入局也將彌補京東牌照短板。
朱明春說:“從事金融牌照的門檻太高了。互聯網公司進入到金融企業中,相對來說門檻是最低的。同時可以把它的數據進行轉化。”
其它巨頭或將很快現身
率先進入備案,有助于京東打破在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等方面無牌照的僵局。不過朱明春同時提到,伴隨著備案大幕拉開,不排除其它巨頭或企業集團也會很快現身。而京東等這些互聯網巨頭、知名企業集團的正式加入,也將有助于P2P網貸行業形象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