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1.png

11月2日,2025中國(長沙)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長沙開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11月2日,“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2025中國(長沙)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長沙開幕。

大會通過開幕式和系列平行會議及落地活動,搭建高端交流平臺,推動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湖南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推進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開幕式上,“大成柔性智能制造全球研發中心”“大成低空技術合作創新中心”“諾貝爾獎獲得者創新中心長沙中心”及“國際碳碼研究實驗室”四大前沿創新平臺宣布啟動建設,將為長沙集聚全球頂尖創新資源提供重要載體。

創新平臺啟動建設。

新能源新材料與智能制造項目、大修渣&碳渣提取碳酸鋰項目、湖南省交通行業數據聯合實驗室共建項目、中南大學-大漢集團社區AI研發中心項目等一系列校友回湘及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標志著湖南在打通產學研轉化“最后一公里”、促進“四鏈融合”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在主題演講環節,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Levitt),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奧譜天成董事長劉鴻飛,宇樹科技聯合創始人、研發總監王啟舟分別帶來精彩分享,從全球視野、前沿科技、產業落地多個維度,詮釋“科技+產業”如何協同突破。望城經開區現場作招商引資推介,展現了長沙優越的營商環境與廣闊的產業機遇。中創碳投向大會組委會頒發了“零碳會議證書”,是大會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據大會組委會介紹,10月30日-11月3日,“低空經濟+AI科技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法律賦能科創企業——護航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中醫藥數智化與健康體重管理”“青年科學家創新發展”等平行會議與創新創業項目路演、高新企業考察等系列活動同步開展,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的廣度與深度。(記者 何青)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