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湖南省工信廳獲悉,省工信廳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湖南省應急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全省應急裝備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
依托雄厚產業根基,湖南計劃將工程機械等領域的全球優勢,轉化為應急裝備新增長極。《行動計劃》明確,將充分發揮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通用航空等產業優勢,重點壯大工程搶險、消防救援、排澇防汛等細分領域,并大力發展救援機器人、搶險無人機、智能防洪排澇系統等前沿智能應急裝備,加速構建“應急處置裝備為主體、監測預警和安全防護裝備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產業體系。
智能化與北斗賦能,成為新賽道突圍關鍵。《行動計劃》將“無人化”“智能化”技術列為發展前沿,明確打造全國領先的“北斗+”應急裝備規模應用先行區。依托長沙、株洲、岳陽等國家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湖南將重點突破衛星通導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創建“北斗+”應急裝備先進制造業集群。同時,以長沙、株洲為主陣地,聯動工程機械與通航產業,打造國家級低空應急裝備綜合應用示范區,發展智能化無人機救援系統、低空監測預警平臺等裝備。
《行動計劃》提出構建“一核引領、多點突破”的產業空間布局。“一核”即長株潭核心引領區,依托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等平臺,重點發展高端搶險救援裝備、應急通信指揮等;“多點”則支持衡陽核工業安全裝備、岳陽水面救援裝備、常德工程搶險裝備等區域特色產業,形成3個左右省級應急裝備先進制造業集群。(記者 謝卓芳)
編輯:張興莎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