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記者從湖南省林業局獲悉,截至2025年7月24日,湘林碳票已委托掛牌交易32.7萬噸,實現交易1135宗,成交量3.167萬噸,成交金額316.71萬元;同時,全省通過“湘林碳票”抵質押融資合計超1300萬元。
“湘林碳票”是湖南省行政區域內權屬清晰的人工喬木林地、竹林地、油茶林所產生的碳匯量官方憑證。經計量、監測、審核等嚴格程序確認后,可用于交易、抵(質)押、融資、抵消碳排放等,是推動生態資源資產化的核心載體。
湖南自2024年起穩步推進“湘林碳票”工作,確定懷化市、瀏陽市、桃源縣、炎陵縣、安仁縣、花垣縣、金洞管理區等一市六縣為應用先行區,出臺《湘林碳票管理辦法(試行)》《湘林碳票審核辦法(試行)》《湘林碳票項目方法學人工喬木林(試行)》,構建杉木、馬尾松等5個樹種組的碳計量模型,形成可測量、可核查的技術支撐體系。2025年4月,湖南正式簽發我省首批“湘林碳票”,項目總面積為4405.16公頃,初始碳票減排量共計407776.9噸二氧化碳當量。
湖南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湘林碳票”不僅是一張推動綠色發展的成績單,更是一次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新的沖鋒號。湖南將以碳票為紐帶,拓展生態司法、文旅碳中和、會議碳中和、質押融資、跨產業融合發展等多領域碳匯產品實踐,推動綠水青山在碳匯市場中煥發新活力。
近日,湖南省林業局向懷化市會同縣、通道縣,瀏陽市、炎陵縣、桃源縣、安仁縣、花垣縣、金洞管理區等首批“湘林碳票”應用先行區的項目業主代表頒發了碳票憑證;與財信金控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碳票交易平臺建設、金融產品開發等方面深化合作。工商銀行湖南省分行、興業銀行長沙分行分別與花垣縣、通道縣項目業主代表簽訂抵押融資授信協議,標志著“湘林碳票”在綠色金融賦能生態發展領域實現突破。(全媒體記者 劉軍)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