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張家界9月15日消息(記者 楊清 通訊員 王建)9月14日晚,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放馬洲公園迎來一場震撼視覺的非遺盛宴——首屆海峽兩岸(湖南)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第三屆張家界旅游發展大會水上板板龍燈夜游觀演活動啟幕。一場名為“龍騰溇澧·板龍奇境”的沉浸式夜游,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慈利板板龍燈”與前沿光影科技巧妙融合,在水上展開一幅燦若星河的動態長卷。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王建 攝)
一條由竹筏托載、燭光點綴、長達數百米的板板龍燈,蜿蜒游弋于澧水河上。龍頭威嚴,龍身閃爍,龍尾搖曳,在夜色與水色之間翩然起舞。它與澧水大橋現代燈光秀遙相呼應,燭影倒映漣漣碧波,宛如神龍自神話游入現實。
這不僅是傳統的再現,更是一場科技賦能的文化創新。現場以環繞聲效、巨型鼓舞方陣和數字光影,構建出跨越時空的沉浸現場。震撼的開場、動人的節奏、變幻的龍舞陣型,不斷將氣氛推向高潮。
板板龍燈,俗稱板板燈,屬板凳龍的一種,融竹編、木工、繪畫于一體。其表演陣型多變,可擺出“太極圖”“金線吊葫蘆”,甚至書寫“一筆‘福’”“國泰民安”等吉祥字樣,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而這一次,它躍出鄉間阡陌,浮游于溇澧之水,以極具創意的水上形式煥新亮相,訴說非遺的當代生命力。
無人機燈光秀表演(央廣網發 王建 攝)
整場演出還通過《溇澧龍騰承遺韻》《金慈星河耀古今》《同心共繪家園景》三大篇章,以祖孫溫情對話為線索,串起土家童謠、澧水號子、漢戲、武術與大型歌舞等多元藝術形式,全面展示慈利濃厚的歷史文化與人文風情。
這一夜,古老非遺與現代科技在澧水之上深情相擁,照亮了張家界的夜,也點亮了非遺傳承的新路徑。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