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備汛進入倒計時 千余防汛專家納入統一調度
5月1日,我省將正式進入汛期。
據氣象預測,汛期我省降水偏少、旱重于澇,強對流天氣多發。主汛期(6月—8月)可能因高溫少雨發生階段性干旱,局地極端暴雨事件可能多發頻發。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眼下,全省各地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抗大旱,在全力以赴保供水保灌溉的同時,落實落細各項備汛工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各級水利部門按照“一堤一庫一案”防汛度汛要求,修訂水利工程度汛、工程調度、蓄滯洪區運用、應急搶險等預案方案1.8萬余份,開展富水、沮漳河、漢北河、府澴河、清江、舉水等重點河流的防御洪水方案修編工作,并組織防汛培訓及演練活動269場。
迎接洪水、干旱的考驗,水文監測預報預警是“耳目”和“尖兵”。今年,我省新增1168處水雨情監測站點,3449座小型水庫安全監測設施投入使用,補充建設25座山洪災害監測站點。對水文、山洪等監測站點實施全覆蓋檢查維護,確保預測精準、預警及時。
筑牢應對流域洪澇災害防線,全省各類水利工程設備設施維修養護任務已基本完成。截至4月23日,去年水毀的144處水利工程已修復,剩余7處本月底全部完成。
防汛抗洪、消除險情,需要技能精湛的防汛專家和快速響應的搶險隊伍。據了解,我省已將1000多名防汛專家、49支水利專業搶險隊伍納入省級統一調度,確保汛期隨時出動、支援一線,滿足不同險情處置需要。同時,全省按照“備足料、備好料、備對位”,儲備防汛物資設備1.55億臺(件)、砂石料181.56萬立方米,已選址預置砂石料場110個。在宜昌、恩施等山洪易發區,還配備衛星電話,確保“三斷”極端條件下的信息通暢和高效救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通訊員 高媛)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