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唐崖土司城址考古發掘系列報告發布 三地簽署土司遺址保護利用十年行動計劃

10月25日,在咸豐縣唐崖土司城址,“家鄉小導游”研學實踐活動火熱進行。(湖北日報通訊員 杜迪納 攝)

10月29日,第五屆咸豐·世界遺產唐崖論壇在咸豐縣舉行。恰逢唐崖土司城址申遺成功十周年,本次論壇以“守護世界文化遺產 共鑄民族交融新篇”為主題,匯聚國內外多所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路徑和方向。

論壇上,唐崖土司城址考古發掘系列報告和湘鄂黔世界文化遺產主題游徑發布。湖南省永順縣、貴州省匯川區、湖北省咸豐縣三地簽署《土司遺址保護利用十年行動計劃(2026—2035)》(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深化遺產保護、學術研究、文旅融合等領域的協作交流。

報告包含《唐崖土司城址調查與考古報告》(全二冊)、《唐崖石雕》圖錄、《唐崖土司城址周邊地區調查報告》等,力求多角度展示土司時期及前后一百年土司及周邊地區歷史文化的真實圖景。

《行動計劃》謀劃申報老司城遺址城墻加固、海龍屯本體保護、唐崖土司城址數字化展示建設等項目。將老司城衙署區、文昌閣、觀音閣遺址,海龍屯老王宮遺址,唐崖土司城衙署區內宅、大祠堂遺址等遺存納入考古發掘計劃。打造“中國土司遺產”品牌,推出“土司文化線路地圖”,拍攝“土司遺址”紀錄片或短視頻,擴大“海龍屯國際影像文化周”“咸豐·世遺唐崖論壇”等活動的輻射面和影響力,探索建立遺產“全開放”模式,輻射國內國際同類遺址,深化遺產價值及其載體的文化價值研究。

2015年7月4日,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咸豐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組成的中國土司遺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當前,咸豐縣正全力推進國家文化傳承發展“專精特新”項目——唐崖土司城址文物保護及展示利用工程,打造集文物展陳、民俗演藝、戲劇演出與研學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土司文化專題博物館。

10月28日晚,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唐崖土司城》在咸豐縣會展中心舉行了首映式。(記者魯騰、通訊員葉莉、廖祖英)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