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襄陽4月29日消息(記者趙玲)4月28日上午,湖北省第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樣板帶宣傳推介活動啟動儀式在襄陽市谷城縣五山鎮堰河村舉行。本次推介活動旨在挖掘推廣一批“辦得到、能推廣、可持續”的和美鄉村建設經驗,通過典型引領和示范效應,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樣板區建設,助力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

湖北20條和美鄉村樣板帶正式發布(央廣網發 李志攀 攝)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陳志勇在致辭中表示,全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錨定建設農業強省目標,奮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增效、農村增美、農民增收。后續宣傳推介活動將通過多種形式,推廣湖北和美鄉村建設典型模式機制,充分展示和美鄉村建設成果。

嘉賓們點亮和美鄉村樣板帶地圖(央廣網發 李志攀 攝)

活動現場,20條和美鄉村樣板帶正式發布,涵蓋谷城縣“生態堰河·醉美鄉村”、京山市“三產聯動·古韻新生”環惠亭湖等特色樣板帶。樣板帶通過黨建引領、項目撬動、主體帶動、產業推動、文化驅動、旅游拉動、金融服務等模式探索,找到“建設標準、資金來源、群眾工作”和美建設的三把鑰匙,實現景業交融、形神兼備、城鄉聯動、點線串珠,為和美鄉村樣板區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嘉賓們參觀堰河村村史館(央廣網發 李志攀 攝)

活動舉辦地谷城縣堰河村,過去是個典型的貧困山村,曾因“見山山禿頭、見路路斷頭”而聞名,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年接待游客80萬人次。活動現場,堰河村黨委書記閔洪艷以“咬定青山、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為主線,分享了村莊通過整治人居環境、培育綠色產業、發展鄉村旅游,實現了富民強村的轉型經驗。

樣板帶推介官分享和美鄉村建設故事(央廣網發 李志攀 攝)

啟動儀式上還設置“樣板帶推介”環節,20位樣板帶推介官分別通過3分鐘主題演講,用生動的語言和鮮活的故事,展現了湖北和美鄉村建設新成效。

和美鄉村建設離不開企業的參與。平安產險湖北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馬立新在致辭中介紹,公司近年來深度融入湖北鄉村振興工作,截至目前,平安產險湖北分公司已在省內建立121個黨建共建點,惠及村民超21萬人。創新“科技+服務”模式賦能農業主體,助力農業產業現代化、規模化發展,累計幫扶32個產業,帶動2.6萬農戶穩產增收超1億元,撬動產業資金超5億元。

湖北第一批20條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樣板帶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江夏區“五里畫廊·界上云鄉”樣板帶

黃陂區木蘭故里覓鄉愁樣板帶

谷城縣“生態堰河·醉美鄉村”樣板帶

宜都市“橘韻謎鄉·柑甜小鎮”樣板帶

興山縣“昭君故里·香溪和韻”樣板帶

夷陵區“石屋花海·百里云歌”樣板帶

大冶市“桃李香情·同心共富”樣板帶

鄖西縣“天河水鄉·七夕畫廊”樣板帶

松滋市“洈水翠韻·田園牧歌”樣板帶

鐘祥市“十慢悠享·云峰翠谷”樣板帶

京山市“三產聯動·古韻新生”環惠亭湖樣板帶

鄂城區四峰山“天然氧吧·賞花品果”樣板帶

孝昌縣“牛跡仙蹤·稻香共富”樣板帶

團風縣“靈潤養生地·夢棲牛車河”樣板帶

英山縣“四季花海·水韻茶鄉”樣板帶

赤壁市“茶韻飄香·阡陌田園”樣板帶

曾都區“千年銀杏·鎏金漫步”樣板帶

建始縣“涼鄉硒語·三色和美”樣板帶

鶴峰縣“紅色研學·土家院落”樣板帶

神農架林區“探秘神農·茶香野韻”樣板帶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