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沙洋縣毛李鎮毛李村的金黃稻田里,收割機來回穿梭。該縣40萬畝再生稻全面開鐮收割,翻滾的稻浪與忙碌的機械交織,構成一幅生動的豐收畫卷。

近年來,荊門市通過糧食作物高效模式,開展統一供種、統一兩季供肥、統一兩季機械收獲、統一病蟲害防控、統一田間管理,并整合高產創建資金集中辦好萬畝示范片、千畝高產片,以點帶面示范輻射,促進再生稻生產發展。全市再生稻種植從過去的單一、分散種植,到目前的集中連片、高產種植,為農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視界網 趙平 攝)

編輯:鄧子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