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10月31日消息(記者鄧子依)10月30日,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與北京謀先飛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謀先飛”)正式簽約,共建全國首個全鏈條自主可控機器人仿真訓練場。該項目將突破國外企業在機器人仿真訓練領域的技術壁壘,為全球具身智能產業鏈注入“中國動力”。

機器人仿真訓練(央廣網發 韋云 攝)
簽約當天的開放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佩戴VR設備做出取飲料、疊被子等動作,電子大屏幕中的機器人則處于虛擬超市、臥室等場景,也同步完成相應操作。據現場的工程師介紹,正是通過這種網絡游戲一樣的高仿真場景,機器人能夠以遠超真機數據采集的效率,源源不斷地并行產生仿真數據,為機器人“大腦”進化提供底層支撐。

訓練場搭建的真實場景(央廣網發 韋云 攝)
謀先飛創始人崔漢青介紹,該公司的仿真訓練場不僅能模擬商超、倉庫、農田、廚房等日常場景,還可模擬精密車間、災害現場等難以實體搭建的特殊場景,助力機器人在海量應用場景中持續探索,在模擬環境中完成“崗前培訓”。
眾所周知,機器人需要不斷學習訓練,才能運轉熟練。據了解,機器人數據生成目前主要依賴真機采集和仿真模擬兩種路徑。真機數據質量高,但成本巨大、場景有限;仿真數據通過搭建虛擬環境生成,破解了成本高、場景少的難題,卻受限于核心技術——物理引擎的精確度。長期以來,高精度物理引擎技術被國際巨頭壟斷。

訓練場搭建的真實場景(央廣網發 韋云 攝)
為打破壟斷,謀先飛堅持全鏈路自主研發,從根部創新,每一行代碼、每一條工具鏈、每一段數據管線,都是自主研發,實現了從底層代碼到數據工具鏈的完全自主可控。
“唯有自主研發,才能持續迭代,最終實現領跑。”崔漢青表示,謀先飛的自研物理引擎可無限逼近真實物理規律,為機器人進化提供海量數據支撐。目前,謀先飛的仿真訓練場已吸引宇樹、睿爾曼等頭部機器人企業接入測試,部分機型在實景應用中“一次通過”。
據悉,謀先飛將在武漢市東西湖區國家網安基地設立華中總部及研發中心,形成北京、武漢“雙中心”戰略布局,致力于打造一個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智能創新樞紐。
東西湖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該區將建成集技術研發、產業孵化、人才培養于一體的樞紐,吸引全國具身智能領域的上下游企業集聚東西湖,形成覆蓋機器人數據采集、本體制造、AI算法、場景應用的完整產業生態。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